本期速览
【 1 】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联合印发《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实施指南》
【 2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3 】上海:修订通过《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
【 4 】IDC:发布大数据平台市场报告
【 5 】艾瑞数智张晓璐:生成式AI的四大最新趋势及四个应用特点
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联合印发《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实施指南》
8月24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实施指南》,部署了三方面重点任务。一是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重点打造绿色数字企业标杆,搭建绿色价值链与供应链;加大对新能源领域投资建设,服务传统行业绿色发展,支持中小企业低成本绿色发展。二是数字技术赋能绿色化转型,在电力、石化、物流等领域,重点推动能源数据融合应用,探索数字化赋能行业碳排放权交易的创新应用,推动产业链联动与集聚发展。三是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创新,重点搭建双化协同公共服务平台、共性技术支撑平台,培育双化协同的融合产业及产业集群,提升中小企业双化协同能力。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8月2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表示,继今年5月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后,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进一步发力,在科技金融方面,引导和培育更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在绿色金融方面,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供给,提升绿色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在普惠金融方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普惠信贷体系;在养老金融方面,稳步推进商业养老金融发展;在数字金融方面,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推动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增加数字赋能,提升金融机构管理水平。
上海:修订通过《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
8月22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条例》部署了六方面重点任务。一是金融体系建设,重点支持金融机构加强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完善风险控制体系,扩大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二是金融改革开放。三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完善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深化公共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应用;推进供应链金融产品研发,开发差异化的融资产品;鼓励供应链核心企业、产业链相关企业应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提高担保权利透明度,确认债权债务关系,提升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融资的可得性;鼓励金融机构围绕数据资产提供融资服务。四是金融监管协同与风险防范化解。五是金融人才环境建设。六是金融营商环境建设。
IDC:发布大数据平台市场报告
近日,IDC发布《中国大数据平台市场份额,2023:数智融合时代的真正到来》。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大数据平台整体市场规模达179.3亿元人民币,相比2022年增长24.6%。大数据平台市场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大模型以及生成式AI的应用,既需要更广泛的数据源,又会生成新的有待存储的内容,从而产生了更为精确化的数据管理需求;二是实时数据处理、流数据处理类的应用,正在从金融服务、物流等特定垂直行业向更多行业扩散,成为大数据平台市场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三是先进制造业及金融行业在大数据领域的投入仍然保持增长,为大数据平台市场的技术提供商带来了发展机会。
艾瑞数智张晓璐:生成式AI的四大最新趋势及四个应用特点
近日,艾瑞数智首席数据官张晓璐在《企业家》杂志发表专访文章《大模型如何重塑行业生态》。文中指出,生成式AI呈现四个最新发展趋势,一是以Sora为代表,多模态大模型在生成内容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二是在文本生成方面,超长文本生成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三是为了满足移动设备和其他资源受限设备的需求,模型的小型化成为生成式AI领域的重要趋势;四是在软件中加入智能体,大幅提升了系统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生成式AI技术在B端的应用存在四个特点:一是AI的应用需要与企业的业务流程紧密结合,实现业务场景的定制化和优化;二是其市场推广往往需要更长的销售周期和更深入的技术演示与验证,对于技术提供商来说,建立信任和品牌影响力是关键,同时需要关注合规性和数据安全;三是技术落地方面需要逐步渗透、打通业务逻辑,产品方案方面需要融合更多的大模型技术,以适应不同的业务场景;四是B端应用面临着场景融合难度、技术可靠性、大模型落地模式的适配性等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