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聚量思享 | 分布式云:在数字化浪潮中乘“云”而上

2022.05.18

导读

在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从中心云到云边协同、从虚拟化到云原生,云计算技术不断上升、演进,成为数字科技核心技术之一,全球整体云计算市场规模也从零迅速增长到了2021年的7050亿美元。而IDC预测,到2025年,全球整体云计算市场将超过1.3万亿美元、中国将超过万亿元人民币。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分布式云异军突起,成为了云计算中的“网红”,谷歌、阿里、腾讯等纷纷推出分布式云服务,认为这代表了云计算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朵云有何特别之处?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它将如何让银行乘“云”而上?

1、一朵向客户靠近的云

2019年,分布式云被提出;次年,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 Gartner发布2021年顶级战略技术趋势,分布式云连续两年(2020-2021)入选。Gartner还预测,到2025年,将有超过50%的组织选用分布式云。分布式云是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共同推动的结果,它融合了公有云、私有云和边缘云等全场景,能对全类型云计算资源进行高效、统一的管理、调度、更新迭代,真正做到“一朵云、无差异、无障碍、无处不在”。

Gartner将分布式云列为顶级战略技术

那么,什么是分布式云呢?分布式云将公有云服务(通常包括必要的硬件和软件)分布到不同的物理位置(即边缘),而服务的所有权、运营、治理、更新和发展仍然由原始公有云提供商负责,解决了客户让云计算资源靠近数据和业务活动发生的物理位置的需求,即尽最大可能向客户侧延伸。它包括以下五种类别。

本地公有云

 部署到客户的私有数据中心,运营控制平面和安全边界由公有云提供商的公有云定义,并在公有云的控制范围内进行。大多数初始部署将保持访问凭证对客户私有。

IoT边缘云

交付分布式云节点,其设计目的是直接与边缘设备交互或使边缘设备承载公有云服务。它包括物联网用户和工业能力,并支持收集、传播和移动等应用。与本地公有云一样,如果需要,这些资源会对单个公司的访问和可见性进行限制。

城域社区云

将云节点作为城市或市区的本地能力交付。交付不一定要在数据中心进行,而是开放式的、启用虚拟私有云连接,且多个客户均可连接到这些本地资源。AWS和微软已经开始采用。

5G移动边缘云

 将分布式云节点交付并集成到5G运营商网络中。这种模式利用了电信公司的客户关系、合作伙伴网络和5G,AWS、微软、谷歌和IBM等供应商均有应用。

全球网络边缘云

交付各种分布式云节点,旨在与全球网络基础设施集成,如PoP、蜂窝塔、CDN、路由器和集线器等。任何连接、传输或交互的网络点都可以潜在地承载这样一个节点,但需要特定的硬件设计来支持,目前还未普及。

2、分布式云并不虚无缥缈

分布式云诞生于多云战略背景下。2020年,在国内云计算客户中,73.2%的客户采用多云或混合云,放眼全球,高达93%的组织具备多云战略。然而,多云战略的出现带来了云资源的位置问题,不同的云应该部署在哪个位置?云与云之间要如何协同?同时,元宇宙、智能制造、5G 边缘计算、云游戏等各种新概念纷繁迭出,新业务的发展对更高的算力、更低的延迟、更安全的交互、更统一管理协同的站点都提出了要求。因此,分布式云一出现,便立刻吸引了市场的目光。

亚马逊云推出了AWS local Zone,对于需要超低延迟的应用(例如,远程实时游戏、媒体和娱乐内容创建、实时视频流、工程模拟、增强和虚拟现实、边缘机器学习推理等),将服务器部署在非常靠近用户的、特定的地理区域,为Netflix等企业客户提供低于10毫秒的云服务,实现无缝体验。目前亚马逊云完成了其在美国的首批16个AWS Local Zones服务,并计划在全球26个国家的32个城市地区推出新的AWS本地区域服务。

国内,分布式云也已尝试在多个行业探索应用,如工业、交通、娱乐、通信、农业等,拥有上海申通地铁集团车辆运维项目、广西工业互联网云平台、新凤鸣5G智慧云链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金融风险管控的智慧畜牧应急响应系统等多个项目的成功案例。以广西工业互联网云平台为例,这个基于分布式云构建的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灵活和按需使用的资源,同时保证业务系统的高可用性,并支持多种企业级特性,支撑各种业务应用,实现云计算平台PB、EB级以上容量的存储资源池按需灵活扩展,存储采购成本也比较低,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打造数字经济生态集群、提升自治区信息规划和优质服务、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

3、分布式云助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云服务的敏捷性和多元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网上银行、空中业务等场景化的金融服务需要更快捷的应用支持,针对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三农等不同对象的差异化金融服务需要更多元的应用支持。同时,在积极发展产业数字金融的过程中,金融机构要求一个模块化、分布式、微服务、松耦合的系统,将金融服务与纷繁多变的产业场景深度融合。而金融机构原有的技术架构运维成本过高、业务创新迭代速度较慢,面对复杂的需求,金融机构既要维持系统的稳定连续,又要随机应变、快速创新,IT框架迭代升级的紧迫性更加突出。 分布式云解决了这一难题。

分布式云虽然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但通过一致的云架构和云网络,可以实现各业务系统基于内网互通;通过统一的架构、服务规格和API,可以使企业开发者一次开发验证、即可在各类环境中运行,实现高效的业务复制和迭代。

更重要的是,以分布式云为主的云原生架构,将助力金融机构加速数字化转型,从基础设施上实现从稳态向敏态的转变,从核心系统上实现驱动技术的变革,从组织架构上重塑IT结构,赋能金融机构加快需求交付、降低运营成本、支持容量伸缩、保证业务连续,从而使业务能更从容地接入创新技术、提升渠道的广泛触达能力。

总 结

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协同发展云服务与边缘计算服务”,云计算将继续迎来下一个黄金十年,而分布式云正是云计算新的形态。作为一家懂金融的科技公司,聚均科技具备充分考虑金融机构业务、技术、风控、合规痛点的多元部署形态,依托领先的科技实力,为金融机构产业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Gartner:《2021年顶级战略技术趋势》
  【2】腾讯金融研究院:《2022金融科技十大趋势展望》
  【3】刘伟光:《金融级云原生分布式架构的应用》
  【4】陈选滨:《智能相对论》
  【5】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分布式云与云边协同十佳实践案例集2020》
  【6】赵婉莹:《腾讯云公布分布式云战略,首发云原生操作系统遨驰让云无处不在》
  【7】凌云时刻:《云计算的演进,“分布式云”会是终态吗》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 上海总部

    上海市浦东新区樱花路868号建工大唐国际A座20楼

  • 北京分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光华路众秀大厦3903

打开微信扫一扫进行分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