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产业数字金融观察 | 一周要闻(2022.6.29-7.5)

2022.07.05

【 1 】国常会:确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举措

【 2 】央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 3 】银保监会:发布2022年规章立法工作计划

【 4 】工信部: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45万亿元

【 5 】易纲: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

【 6 】中国金融科技燃指数报告:中国金融科技发展8大洞察

【 7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而且越来越年轻

【 8 】阿里成立瓴羊企业数智服务品牌,布局DaaS新赛道

【 9 】APEC报告:广东中小企业数字化指数最高

【10】BCG:大力发展交易银行,是所有银行目前必须提上最高议程的发展大计

【11】Reportlinker数据库:全球数据治理市场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60亿美元

【12】英国金管局呼吁利用“合成数据”支持金融服务创新


国常会:确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举措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举措,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就业和消费。会议指出,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稳住经济大盘、稳就业保民生有效助力。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重大项目融资支持,有利于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条件下,更好发挥引导作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银行存贷款在规模和结构上更好匹配,实现扩大有效投资、带动就业、促进消费的综合效应。会议决定,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但不超过全部资本金的50%,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财政和货币政策联动,中央财政按实际股权投资额予以适当贴息,贴息期限2年。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配套融资支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抓紧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央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二季度(总第97次)例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高位运行,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但任务仍然艰巨,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积极做好“加法”,精准发力,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用好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和碳减排支持工具,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支持银行补充资本,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银保监会:发布2022年规章立法工作计划

日前,银保监会发布2022年规章立法工作计划,共涉及16项。其中,2022年拟制定《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适当性管理办法》《银行保险机构合规管理办法》等8项,拟修订《中国银保监会行政处罚办法》《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等8项。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工信部: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45万亿元

工信部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已数年稳居世界第二。统计测算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易纲: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受疫情和外部冲击等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同时,人民银行也会强调用好支持中小企业和绿色转型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此外,易纲还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通过多双边平台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更好地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中国金融科技燃指数报告:中国金融科技发展8大洞察

6月30日,《中国金融科技燃指数报告(2022)》发布会——暨第二届“金融科技指数论坛”,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举办。中国金融科技燃(FIRE)指数从要素基础、智力支撑、资源环境、企业实力四个维度,使用9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对全国内地13个重点区域的金融科技发展状况进行客观评价,揭示中国金融科技发展8大洞察:一是粤港澳、成渝和京津冀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整体最高;二是具有数字经济发展特色和优势的城市表现突出;三是金融科技企业布局较为集中的潜力城市不断涌现;四是人工智能技术成为金融科技企业的标配,区块链技术创新最活跃;五是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表现最为抢眼;六是中美两国在金融科技领域存在激烈竞争;七是中小金融机构在数字化服务能力方面表现亮眼;八是包容审慎、扩大试点、差异化发展是引导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词。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而且越来越年轻

近日,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在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发布《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20)》。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1.12亿人,继续居世界首位。过去十余年来,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持续保持年轻化态势。截止到2019年年底,39岁以下科技人力资源占78.39%,50岁以上的仅占9.94%。可以看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以中青年为主。同时,女性科技人力资源增长迅速,占总量比例从2005年的约三分之一,提高到2019年的40.1%。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阿里成立瓴羊企业数智服务品牌,布局DaaS新赛道

6月29日,阿里巴巴宣布成立专注企业数智服务的子公司瓴羊智能服务公司。据介绍,瓴羊承担阿里巴巴集团在消费等领域沉淀的数字化能力转化为智能产品及服务的重任,期望通过技术能力建设,形成对千行百业的DaaS服务(Data intelligence as a Service数据智能即服务)。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程立介绍,瓴羊集结了阿里内部数智技术相关团队。目前,瓴羊旗下有分析云、营销云、产销云、客服云、开发云五大产品矩阵。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APEC报告:广东中小企业数字化指数最高

在近日召开的2022年APEC中小企业数字经济发展大会上,APEC中小企业信息化促进中心发布了2021年中小企业数字化指数报告,报告以钉钉上的中小企业组织数字化和业务数字化情况作为参考,并结合了华为、惠普等相关厂商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中小企业数字化综合指数平均值为34.5,其中16个省(市)指数值高于平均水平,广东以60.23的指数值稳居中小企业数字化指数第一名,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紧随其后。报告称,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正在从组织数字化走向业务数字化,尤其是制造业,对于数字化转型的接受程度非常高,很多强依赖供应链的企业,能够驱动供应链、物流商、采购商等上下游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BCG:大力发展交易银行,是所有银行目前必须提上最高议程的发展大计

近日,BCG波士顿咨询发布报告《交易银行,产业数字生态下的客户经营之战》,提出大力发展交易银行,前瞻性布局对公支付结算命脉,是所有银行目前必须提上最高议程的发展大计。报告指出,对公业务一直是中国银行业的半壁江山,但在过去5年,对公业务的增量机会和核心竞争壁垒均已发生显著变化。往前看,银行对公业务必须要从两方面发力:一是以中小为核心、高效拓展增量;二是深耕存量、留住客户、巩固既有优势。而交易银行业务,恰恰是围绕上述两个发力方向的最举足轻重的落脚点。

报告提炼国内外领先银行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提出交易银行“1+4”经营体系,即“一梁”:精准的战略定位;“四柱”:助推交易银行业务的增长引擎。报告提出,针对不同类型的对公客户,需要设定差异化的交易银行纲领性目标,匹配对公业务整体战略定位,深入挖掘客户价值。“四柱”包括一是融入产业生态的客户经营模式;二是多渠道整合的跨产品综合服务平台;三是服务“小前台”的数据、科技双中台;四是专业分工的前中后台协同团队。报告认为,对于大部分中小型银行而言,交易银行业务往往刚刚起步,应将资源聚焦于打造匹配战略定位的交易银行基础体系和能力;大部分已经有相对完善的交易银行经营体系的大中型银行,更应聚焦于产业生态经营能力的打造和鲜明业务特色的形成。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Reportlinker数据库:全球数据治理市场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60亿美元

近日,Reportlinker数据库发布《全球数据治理行业》报告。报告显示,数据治理是一组用于定义组织内信息的角色、标准、策略、指标和流程的工具。数据治理市场受到许多因素的驱动,包括海量来源的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疫情危机期间,2020年全球数据治理市场估计为18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6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美国的数据治理市场在2021年约达到7.229亿美元,作为对比,中国市场预计将在2026年达到6.541亿美元。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英国金管局呼吁利用“合成数据”支持金融服务创新

近日,金融服务领域的创新越来越多地由数据驱动,需要大量高质量的数据来开发和训练准确、有效的模型和系统。但是,金融数据(如消费者交易记录、账户支付或交易数据)是受数据保护义务约束的敏感个人数据,通常也具有商业敏感性。英国金融行为管理局(FCA)认为,合成数据(Synthetic Data)可以在其中发挥作用。合成数据是一种隐私保护技术,它可以通过生成统计学上真实但"人造"的数据,为数据共享开辟更多的机会。为更好地了解不同市场参与者对合成数据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扩大市场中的数据访问和数据共享机会的看法,FCA已于2022年3月30日面向学术界、监管科技企业、金融科技企业、技术公司、监管与决策机构发起意见征询。2022年6月22日,意见征询期结束。未来,FCA计划发布一份反馈声明,详细罗列相关分析、发现和后续政策步骤。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 上海总部

    上海市浦东新区樱花路868号建工大唐国际A座25、20楼

  • 北京分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亿利生态广场1号楼806室

打开微信扫一扫进行分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