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产业数字金融观察 | 一周要闻(2022.7.6-7.12)

2022.07.12

【 1 】国常会:确定有序推进电子证照应用的举措,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 2 】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 3 】人民银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2)》

【 4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 5 】孙天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持续压降高风险金融机构数量

【 6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与上海市科委共同发布“高企贷2.0”

【 7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76%样本公司已开始推进数字化转型,银行业转型渗透率居首

【 8 】中国信通院:发布《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

【 9 】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量子计算将解决产业数字金融痛点

【10】蚂蚁集团正式开源可信隐私计算框架“隐语”

【11】IDC:中国数字化转型市场预测(2021-2026)


国常会:确定有序推进电子证照应用的举措,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确定有序推进电子证照应用的举措,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会议要求,在加强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目的是增强市场主体创业和发展动力,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提高政务服务效能的需要。要在确保信息安全基础上,有序扩大电子证照应用。电子营业执照已有多年应用实践,扩大应用范围有利于便利市场交易,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利于经济发展。要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在市场准入、纳税、金融、招投标等高频服务领域应用,推进电子印章同步发放,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强化部门和地方信息共享,提升电子营业执照等互认度。选择部分城市依法依规探索居民电子身份证试点,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和发现解决问题,推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7月11日,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3.68万亿元,同比多增9192亿元;其中,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81万亿元,同比多增6867亿元。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2万亿元;其中,6月社融增量5.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7万亿元。整体来看,上半年新增信贷、社融规模可观,6月份新增信贷、社融规模远超预期。

从企业贷款看,6月企业中长期贷款环比多增8946亿元,同比逆转上月少增局面,大幅多增6130亿元。专家分析指出,企业中长期贷款明显增加反映企业信心在加快回暖。主要原因是国内疫情受控,及时疏通物流、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为企业复工复产创造条件;一系列保供稳价、减税降费、金融支持政策有效降低企业负担。这一方面受益于政策面鼓励银行加大企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更为重要的是,以政策性银行调增8000亿元信贷额度为代表,金融对基建投资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配套融资需求相应增加;同时,伴随经济转入修复过程,制造业投资也会保持较快增长,实体经济中长期贷款需求得到改善。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人民银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2)》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了《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2)》。《报告》指出,2021年,区域经济金融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不断优化,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二是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三是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外资外贸高速增长;四是三次产业协同发展,新动能支撑作用强劲;五是财政收入明显改善,财政支出对民生领域保障有力;六是货币供应量与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七是信贷结构稳步优化,积极助力高质量发展;八是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九是区域金融改革创新不断深化,金融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十是金融机构资本实力增强,资产质量改善。

《报告》明确,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搞好跨周期调节,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落实好稳企业保就业各项金融政策措施,聚焦支持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行业、脆弱群体。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通知》共九条措施,主要从任务目标、重点领域、金融创新、帮扶政策、风险防范和监管协调等方面,对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工作要求。

《通知》强调,银行机构要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做好对抗疫救灾、新市民服务等的金融保障。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同时,《通知》强调,银行保险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内控合规建设和全面风险管理。银行机构要做实贷款“三查”,严格制造业贷款分类,做好信贷资金用途管理和真实性查验,加大制造业企业不良贷款处置力度。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孙天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持续压降高风险金融机构数量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近日在《中国金融》上发文指出,当前,出险的中小金融机构在金融业总资产中占比很小。未来将持续压降高风险金融机构数量,力争“十四五”期末,全国高风险金融机构数量压降至200家以内。

“分类施策,持续化解处置金融机构风险。”针对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问题,孙天琦表示,对于评级良好的金融机构,重点在于风险的早发现、早预警,抓早抓小“治未病”;对于增量高风险机构,建立具有硬约束的早期纠正和限期整改机制;对于存量高风险机构,按照既有政策和工作安排,严格压实各方责任,扎实推进风险处置和高风险机构压降工作落地落实;对于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各类非法金融活动,早认定、早处置,认定要准,下手要稳、下手要快、下手要坚决。孙天琦指出,未来央行还将进一步完善最后贷款人职能,用好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进一步深化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和风险处置职能。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与上海市科委共同发布“高企贷2.0”

7月7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与上海市科委共同发布“高新技术企业综合授信服务方案2.0”。自2019年双方共同发布“高新技术企业综合授信服务方案”以来,首批参与试点的8家商业银行已累计为5478户企业提供授信5404亿元,有力支持了上海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高企贷2.0”新增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5家合作银行,新增总额不低于500亿元面向高新技术企业的授信规模,全部13家合作银行每年授信规模合计已超过2000亿元,能更好地满足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需求。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76%样本公司已开始推进数字化转型,银行业转型渗透率居首

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召开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信息与数字化专委会,会上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白皮书数据显示,样本公司中约76%的公司已经开始推进数字化转型。调查显示,业务是上市公司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推动力,转型的重点突破口聚焦在数据资产的深度价值挖掘和跨产业链协同,智能制造、智慧能源和智慧交通是重要的转型场景,涉及的重要技术领域为大数据、云计算和工业互联网。从数字化投入方向来看,85%的公司愿意在产业链数字化方面加强投入。

白皮书用已经开始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公司数量与参与调研的该行业公司数量的比值作为该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渗透率指标,发现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为银行(100%)、计算机(94%)、纺织服装(93%)、交通运输(88%)、家电(88%)。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中国信通院:发布《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

7月8日,中国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在2022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上发布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报告主要形成以下六个核心观点:一是我国已形成了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数字经济战略体系。二是数字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加速器”作用更加凸显。三是产业数字化继续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四是数字化治理体系正在构建。五是数据价值挖掘的探索更加深入。六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城市空间牵引模式形成以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为轴心的级联牵引格局,三个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全国其他城市产生较强的辐射带动效应。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量子计算将解决产业数字金融痛点

日前,在首届“量子计算+金融科技应用”研讨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融资服务部主任石言表示,当前,产业数字金融存在四个方面痛点分别是:中小企业获得资金时点晚、金融机构信用评价方式有待创新、链长企业数据资产确权方式及流程待优化、信息系统贵。量子计算等科技将赋能中小企业,解决产业数字金融痛点。

随着新一轮信息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推进,金融等行业数据信息体量不断增加,提高算力的同时又能降低能耗是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专家指出,金融业涉及各种数值分析任务,需要进行大规模的量化分析、数据处理工作,量子计算将有望为金融业带来运算效率的提升,为金融行业带来可观的业务价值。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蚂蚁集团正式开源可信隐私计算框架“隐语”

近日,蚂蚁集团宣布面向全球开发者正式开源可信隐私计算框架“隐语”。隐语是蚂蚁集团历时6年自主研发,以安全、开放为核心设计理念打造的可信隐私计算技术框架,涵盖了当前几乎所有主流隐私计算技术。

据介绍,隐语内置 MPC、TEE、同态等多种密态计算虚拟设备,提供多类联邦学习算法和差分隐私机制。通过分层设计和开箱即用的隐私保护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功能,有效降低了开发者应用的技术门槛,能助力隐私计算应用于AI、数据分析等领域,解决隐私保护和数据孤岛等行业痛点。开源后,开发者可免费使用“隐语”的代码,从而实现技术普惠和行业生态共建。业内普遍认为,2022年数据行业将告别明文时代,开启数据密态时代,数据流通必须在安全保障和个人隐私保护前提下进行。隐私计算被认为是实现其要求的关键技术。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IDC:中国数字化转型市场预测(2021-2026)

国际数据公司(IDC)于近日发布了《中国数字化转型市场预测,2021-2026:通过应用场景践行数字化优先策略》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数字化发展的黄金时期。政府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相关的规划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资金保障,未来五年数字经济相关的总投资在15-20万亿元人民币。疫情等突发事件进一步彰显了数字化的价值。IDC在2021年的调研表明,由于数字化转型的投资, 85%的中国企业财务收入改善超过5%,改善超过10%的企业数量占比也达到48%。2022年,无论全球还是中国,超过50%的经济(中国约超60万亿元人民币)是基于数字化或受数字化影响的,中国2022-2026年数字化转型总支出将达到2.38万亿美元。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 上海总部

    上海市浦东新区樱花路868号建工大唐国际A座25、20楼

  • 北京分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亿利生态广场1号楼806室

打开微信扫一扫进行分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