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产业数字金融观察 | 一周要闻(2024.9.4-9.10)

2024.09.10

本期速览

【 1 】工信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

【 2 】中国人民银行: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绿色低碳转型

【 3 】上海市副市长解冬:打造金融科技集聚区,强化服务实体经济

【 4 】中国信通院:发布《新质生产力研究报告(2024年)——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

【 5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刘尚希:夯实数实融合的三个技术基础及四个制度基础


工信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部署了“1统筹6协调”等七个方面主要工作。一是加强全国统筹规划布局,重点合理布局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平台、区块链基础设施等新技术设施。二是加强跨区域均衡普惠发展。三是加强跨网络协调联动发展,重点鼓励网络与算力设施协同发展。四是加强跨行业融合共享发展,重点推进“5G+工业互联网”规模部署,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贯通”行动计划。五是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六是增强全方位安全保障能力,重点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升级完善国家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监测体系。七是加强跨部门政策协调,重点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中国人民银行: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绿色低碳转型

9月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表示,绿色金融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两个立足、三个要素”。“两个立足”是既要立足绿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更要立足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三个要素”是货币信贷政策要有力,金融市场工具要管用,部门协同要有效。为此,下一步工作将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完善政策体系。对照美丽中国建设总要求,研究扩大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支持范围,延长政策期限,扩大再贷款规模,为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提供更多低成本资金支持,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绿色低碳领域。二是丰富金融市场工具,强化绿色债券发行、存续期和第三方评估管理,拓宽绿色产业融资渠道。三是加强部门协同。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上海市副市长解冬:打造金融科技集聚区,强化服务实体经济

9月5日,上海市副市长解冬在“2024 inclusion·外滩大会”开幕式上表示,上海一直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发展,将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下一步,将从四方面发力,进一步发挥上海在资源集聚、应用场景、营商环境等各个方面的优势。一是进一步深化制度创新,健全发展体制机制,强化对金融科技发展的技术支撑。二是进一步培育产业生态,推动产业集聚。持续优化“两城、一带、一港”的金融科技集聚布局,打造金融科技集聚区;推动金融领域算力、语料库、区块链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数据要素资源开放共享。三是进一步强化应用落地,强化服务实体经济,为前沿创新和示范应用项目提供政策支持和场景支持。四是聚焦发展需求,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对金融科技企业全链条的融资支持。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中国信通院:发布《新质生产力研究报告(2024年)——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

9月6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新质生产力研究报告(2024年)——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报告指出,数字经济从四个方面支撑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一是通过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健全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数字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动力变革。二是通过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引导数据健康有序流通、促进数据资源高效利用,以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推动新质生产力要素变革。三是通过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新质生产力载体变革。四是通过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体制机制、积极参与全球数字经济治理,以生产关系适应性优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制度变革。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刘尚希:夯实数实融合的三个技术基础及四个制度基础

9月6日,在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发表演讲《以数实融合加快培育经济新动能》。他表示,数实融合离不开平台经济的牵引,发展平台经济需夯实三大技术基础。一是产业政策应当转向重点培育一批SaaS市场“独角兽”,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二是引导企业积极上云,提升SaaS市场的渗透率;三是要鼓励各类头部企业、特别是平台企业,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助力SaaS市场生态的加快形成。同时,需遵循市场逻辑,夯实数实融合的四大制度基础。一是建立健全数字治理制度,进一步加强SaaS行业的规范与标准建设;二是完善经济社会治理体系,创新对数字平台的常态式监管方式;三是构建数据的资产化及入表规则;四是发挥政府对数字化转型的牵引作用。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 上海总部

    上海市浦东新区樱花路868号建工大唐国际A座20楼

  • 北京分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光华路众秀大厦3903

打开微信扫一扫进行分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