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速览
【 1 】中国人民银行等: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2 】上海:印发《关于促进工业服务业赋能产业升级的若干措施》
【 3 】深圳:印发《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方案》
【 4 】中国信通院:发布《平台经济发展观察(2024年)》
【 5 】IDC:发布《中国隐私计算平台市场份额(2023)》
【 6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正式生效
中国人民银行等: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作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获批以来,国家层面出台的首个支持天津发展的综合性金融政策,《意见》部署了七方面重点工作。一是加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与金融科技赋能,增强创新驱动力。其中,重点加强金融信息技术开发和产业应用对接,支持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智能信贷等智能化金融服务。二是推动金融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促进金融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其中,重点支持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依法依规加强与数字科技企业合作。三是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加大金融支持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力度。四是加快普惠金融和养老金融发展,提升金融服务获得感。其中,重点建立实施民营小微企业有效需求对接跟踪机制,提升金融服务覆盖率;建立实施信用贷款培植机制,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五是优化自贸试验区和跨境金融服务,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六是立足地方优势,促进特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其中,重点鼓励金融机构依托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深化产融信息对接,探索供应链融资业务新场景。七是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优化金融发展环境。
上海:印发《关于促进工业服务业赋能产业升级的若干措施》
近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工业服务业赋能产业升级的若干措施》,部署了十二项任务。一是支持制造企业围绕强链补链、生态建设、定制化服务等,形成制造服务一体化新模式。二是支持产业互联网平台跨越式发展,包括支持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垂直服务平台打造数字化系统和创新模式,支持产业互联网平台运用大模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创新场景建设。三是积极培育系统集成、工业数据等工业互联网专业服务商。四是提升工业企业数据互通效能。五是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技术在产业领域落地应用,加强行业大模型在垂直领域的深度应用。六是加快供应链管理服务创新发展。七是做强碳管理服务机构优势。八是推动工业物流转型降本提效。九是推进工业设计服务赋能制造业。十是增强检验检测服务能力。十一是提升工业专业服务能级。十二是优化国内外一体化发展环境。
深圳:印发《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方案》
近日,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方案》,部署了六方面重点工作。一是构建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打造全栈创新先锋。重点围绕模型测评等关键领域前沿技术攻坚突破,鼓励开展大模型架构及高效训练推理算法、大模型超级智能等技术创新,打造全链路自研大模型技术体系。二是加速人工智能产品落地,打造智能产品先锋。三是畅通数据供给渠道,打造数据跨境先锋。重点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实现金融、交通等领域数据互联互通;在金融、气象等领域打造行业数据集,深化数据治理,打造数据资产管理平台。四是深化全域全时全场景应用,打造场景应用先锋。重点鼓励企业建设大模型赋能中心,会同制造业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引领性的行业大模型。五是建设智能驾驶全国示范区,打造智能驾驶先锋。六是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
中国信通院:发布《平台经济发展观察(2024年)》
近日,中国信通院发布《平台经济发展观察(2024年)》,总结分析了中国互联网发展三十年来平台经济的变迁。报告指出,我国平台经济发展具备三大特点。一是我国是全球平台经济最活跃的经济体之一,平台经济规模位列全球第二。2023年,美国平台企业价值规模共计10.8万亿美元,中国共计1.2万亿美元。二是随着互联网平台与实体产业融合加深,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成长,主要面向生产制造领域开展要素连接、数据汇聚、资源配置等活动,并向第一、二、三产业延伸融通,为平台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空间。三是技术创新成为平台经济最重要的增长动力,特别是围绕人工智能的技术和应用创新将为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源泉。展望未来,平台经济发展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数字市场监管仍将聚焦平台巨头。二是中国平台企业引领发展大有可为。随着我国积极布局建设智能算力集群、超前建设算力互联网平台,平台在大模型训练产品化落地过程中的算力需求得到一定程度满足,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将驶入快车道。三是2023年以来,中国平台经济迎来新的政策窗口期,形成平台经济发展新支撑。
IDC:发布《中国隐私计算平台市场份额(2023)》
8月2日,IDC发布《中国隐私计算平台市场份额(2023)》报告。报告指出,隐私计算平台正在向三个方向迭代。一是轻量化与模块化。轻量化平台基于不同协议模块形成独立的软件安装包,大大减少了隐私计算部署的门槛,便于其在更多行业、更多中小企业中实现覆盖。二是功能厚增。隐私计算平台的数据源筛选、数据集信息展示等数据服务功能增强,便于更好支撑数据对接、流转的需求。三是大模型资产保护。隐私计算平台通过TEE技术,可以保护数据拥有方的数据隐私,满足模型训练环节中大规模多种类数据的需求。当前,地方数据集团、数据交易所、以及以政府机构牵头的数据要素运营类项目的发展,都为隐私计算落地带来新的增长点。技术提供商应把握数据供给方,并以此为中心承接数据需求方的隐私计算技术需求,实现业务增长。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正式生效
当地时间8月1日,作为全球首部全面监管人工智能的法规,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正式生效。《法案》旨在欧盟内部建立公平统一的人工智能市场,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安全可信,明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人的权力及保障措施。《法案》详细规定了人工智能提供者和受益者在创建和使用人工智能类解决方案过程中应使用的方式、原则和规范,以及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风险类别。专家表示,《法案》的实施将为人工智能监管提供一致规则,其影响力将超出欧盟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