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速览
【 1 】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意见》
【 2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印发《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
【 3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
【 4 】工信部:重点深化产融合作,全面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 5 】北京:印发《关于打造国家信创产业高地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 6 】中国信通院:信息通信业(ICT)十大趋势
【 7 】中国信通院:发布《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发展洞察(2023年)》
【 8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等:未来中国金融科技十大发展趋势
【 9 】IDC:未来制造业业务发展将呈现五大范式
【 10 】中国农业银行孙建平:商业银行发挥数据要素驱动作用的四个着力点
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意见》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质”的有效提升取得积极进展;到2027年,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意见》提出四项重点任务。一是增强企业质量意识。二是提升企业质量发展能力,重点加强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统筹产业链供应链各方协作关系,促进研发平台、应用场景、信息资源等共建共享。三是推进质量管理数字化,重点推动研发设计数字化,促进生产制造数字化,推进质量保障数字化,加强质量数据管理。四是开展质量管理能力评价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印发《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印发《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的积极作用开始显现;到2030年,数字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此基础上,《方案》提出四项重点任务。一是推动区域数字协同发展,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链数字化发展,重点制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支持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经济东西部协作。二是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三是强化数字素养提升和就业保障。四是促进社会服务普惠供给。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
12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到2025年,前海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不断深化,市场一体化进程显著推进;到2030年,前海与港澳规则深度衔接、机制高度对接,深港服务贸易自由化深入推进;到2035年,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营商环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货物、资金、人才、技术、数据等要素便捷流动、高效配置。在此基础上,《规划》重点提出要联动港澳打造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做好六点工作。一是深化金融业开放创新。重点打造深港数字金融平台;支持银行机构设立科技支行,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创保险等服务模式;支持金融机构通过科技手段开展产品、业务、模式、业态创新,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二是提升会展业和商贸物流发展能级。三是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四是提高专业服务业国际化水平。五是大力发展新型国际贸易。六是培育壮大现代海洋产业。
工信部:重点深化产融合作,全面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12月2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2024年要围绕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抓好十二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重点深化产融合作。二是全面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实现“化点成珠、串珠成链”。三是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园区提质增效,启动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四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五是巩固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六是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壮大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新兴产业,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的增长点,出台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瞄准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等产业。七是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推动5G规模化应用,出台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八是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九是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十是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布局。十一是支持部属高校“双一流”建设。十二是提升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
北京:印发《关于打造国家信创产业高地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12月20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打造国家信创产业高地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方案指出,到2025年,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建成技术领先、企业集聚、方案突出、服务完备的信创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在此基础上,方案提出七项行动计划。一是技术创新领航行动,重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优化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二是产业联动同舟行动,重点筑牢信创主导产业基础,加强与战略性产业联动发展,引领基础软件链式发展,打造未来信息产业高地。三是应用推广破冰行动,重点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支撑重点行业信创需求,健全打造“信创+金融”标杆型产品,聚焦突破“信创+能源”规模化应用,加快推进“信创+安防”产业化落地。四是生态雨林构建行动,重点打造企业协同创新样板,打造新兴技术“种子基地”,高水平打造国际开源社区,释放金融创新赋能效应。五是信创人才倍增行动。六是平台载体跃升行动。七是未来新城创建行动
中国信通院:信息通信业(ICT)十大趋势
12月22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2024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上发布了2024信息通信业(ICT)十大趋势。一是制造业数字化规模推进,技术融入带动产业变革。二是ICT产业增长稳步复苏,融合创新路径加速演进。三是AI大模型能力持续跃升,全面构筑智能化新底座。四是智能算力需求异军突起,先进计算体系全面升级。五是算力设施多元异构泛在,算力互联加速网络创新。六是5G增强技术迭代演进,行业应用场景持续丰富。七是数字经济步入稳定增长,数实全面融合走深向实。八是数据供给应用双向发力,要素乘数效应加速发挥。九是数字治理更趋整体协同,全球治理格局深刻调整。十是提升韧性抵御极端攻击,增强智能应对复杂威胁。
中国信通院:发布《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发展洞察(2023年)》
12月21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2023年数据资产管理大会——公共数据论坛”上发布了《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发展洞察(2023年)》。报告指出,目前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呈现出五个特点:一是授权运营的政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正在加速夯实,二是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政策制度加快制定,三是多样化运营模式推进市场体系建立,四是平台建设运营全流程挑战逐步突破,五是数据应用成果趋向场景深度挖掘。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有五大普遍难点:一是授权规范需实现,二是运营流程可信需保障,三是供需充分对接需促进,四是价值收益分配应合理,五是政企数据融合需强化。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有五大推进要点:一是建设制度机制,二是设计实施路径,三是打造运营平台,四是培育多元生态,五是推进成效优化。预计未来随着国家对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相关顶层设计逐渐明晰,公共数据领域的发展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等:未来中国金融科技十大发展趋势
近日,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在第11届数字金融大会上发布《中国金融科技和数字金融发展报告(2024)》。报告指出,未来中国金融科技发展呈现十大发展趋势:一是互联网3.0将塑造一个全新的互联网生态体系;二是数字原生理念加速落地,金融数字化新底座不断夯实;三是区块链及其衍生的可信技术将成为数字资产交易的关键支撑技术;四是AIGC将成为下一轮金融行业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五是技术深度融合服务场景,多元智慧服务价值凸显;六是金融科技落地将进入标准建设阶段,并进一步推动行业生态的发展;七是数字、技术要素成为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结合点;八是数字服务平台赋能中小微企业碳资产管理数智化发展;九是数字普惠金融产融结合生态圈不断完善,行业经营场景不断深入;十是统筹创新、监管和安全的关系,全方位审慎监管进入新阶段。
IDC:未来制造业业务发展将呈现五大范式
12月20日,IDC发表文章《制造业业务发展新范式需聚焦五大方向》。IDC预测,到2028年,随着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机器人和自动化流程的智能集成度将增加30%,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将减少10%的生产停机时间。此外,未来制造业业务发展将呈现五大范式。一是以高质高效为根本。智能制造的目的为“两个突破”,即在精益生产中寻求质量突破,在智能生产中实现效率突破。与此同时,智能制造的表现为“三个形态”,即重构商业化模式实现将产出服务化、拉近C端与B端并提供个性化服务、推动产品嵌入ICT技术以实现产品的智能化。二是以弹性智能为方向。基于IT/OT融合的弹性决策将向运营侧要绩效,向经营侧要转化。三是以生态创新为方法。制造企业将通过平台来打通数据,加速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整合,构建具备协同能力的生态系统。四是以服务体验为优势。五是以绿色低碳为未来。
中国农业银行孙建平:商业银行发挥数据要素驱动作用的四个着力点
12月20日,中国农业银行信息管理部总经理孙建平在《金融电子化》上发表文章《以“用”为本发挥数据要素驱动作用》。文中指出,商业银行要高度重视数据要素的驱动作用,从四个方面入手把数据“用起来”。一是高层重视、布局顶层设计,重点坚持数据能力统一建设,强化数据管理部门的归口作用;以项目形式落地数据应用,将数据切实融入业务经营;科技对口集中支持,夯实数据工作落地实施的技术支撑;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做实数据分析师“1+N”队伍。二是降低门槛、提升体验,“建-用”迭代让数据更好用,重点以数据资产为核心打牢“用数根基”,以用户为中心打磨数据服务,用数据服务目录助力数据查找、理解。三是在项目实践中推动“用数”深化,实现转型突破,重点以数据应用项目为载体,赋能业务、牵引业务模式变革;积累公共数据能力,服务全行数据应用;在实践中培养数据思维、增强数据意识。四是实施综合治理,筑牢“用数”保障,重点“以用促治”推进全链路数据质量管控,建设数据安全管理体系,为安全合规“用数”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