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产业数字金融观察 | 一周要闻(2022.12.14-12.20)

2022.12.20

本期速览

【 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

【 4 】人民银行:发布《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 5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

【 7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推动成立北京绿色金融国际顾问委员会

【 8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行业发展报告(2022)》

【 9 】中国信通院:发布《中国宽带发展白皮书(2022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12月15日至16日,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做好五大政策部署: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三是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四是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五是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

在此基础上,做好五项工作:一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二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三是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四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五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纲要》从八个方面进行了部署。一是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二是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三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内需潜能。四是提高供给质量,带动需求更好实现。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加大中小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力度,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重点聚焦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供应链金融、信息数据、人力资源等服务创新发展。五是健全现代市场和流通体系,促进产需有机衔接。六是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内需发展动力,鼓励金融机构依法合规提供更多直达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同金融信息共享整合机制。七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厚植内需发展潜力。八是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夯实内需发展基础。

12月15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和《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意见》指出,为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从四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一是建立保障权益、合规使用的数据产权制度。要探索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制度,推进实施公共数据确权授权机制,推动建立企业数据确权授权机制,建立健全个人信息数据确权授权机制,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各参与方合法权益保护制度。二是建立合规高效、场内外结合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要完善数据全流程合规与监管规则体系,统筹构建规范高效的数据交易场所,培育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服务生态,构建数据安全合规有序跨境流通机制。三是建立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要健全数据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机制,更好发挥政府在数据要素收益分配中的引导调节作用。四是建立安全可控、弹性包容的数据要素治理制度。要创新政府数据治理机制,压实企业的数据治理责任,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作用。在此基础上,做好四项保护措施: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支持实体经济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开展信用融资,探索数据资产入表新模式;三是积极鼓励试验探索;四是稳步推进制度建设。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人民银行:发布《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1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办法》的提出旨在明确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总体制度框架,健全金融基础设施准入管理,推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办法》分为六章,共四十六条,明确了金融资产登记存管系统、清算结算系统(含开展集中清算业务的中央对手方)、交易设施、交易报告库、重要支付系统、基础征信系统六类金融基础设施准入与监督管理的细化安排,包括总则、设立和准入、运营要求、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办法》主要有五方面内容:一是明确金融基础设施定义与统筹监管总体安排;二是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准入安排;三是强化金融基础设施运营要求及风险管理;四是明确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规则;五是对金融基础设施相关主体法律责任作出规定。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2月14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人民日报发表《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八项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的重点举措。一是强化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二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长期资金支持;健全普惠金融体系,改进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供给;督促中小银行深耕本地,严格规范跨区域经营。三是健全“风险为本”的审慎监管框架。四是加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五是营造严厉打击金融犯罪的法治环境。六是切实维护好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七是完善金融安全网和风险处置长效机制。八是加快金融监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积极推进监管大数据平台建设,开发智能化风险分析工具,完善监管数据治理,加强金融监管基础设施建设。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办法》共八章四十二条,主要内容包括七个方面。一是界定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和数据处理者概念,明确监管范围和监管职责。二是确定数据分类分级管理、重要数据识别与备案相关要求。三是针对不同级别的数据,围绕数据收集、存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销毁、出境、转移、委托处理等环节,提出相应安全管理和保护要求。四是建立数据安全监测预警、风险信息报送和共享、应急处置、投诉举报受理等工作机制。五是明确开展数据安全监测、认证、评估的相关要求。六是规定监督检查等工作要求。七是明确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和惩罚措施。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推动成立北京绿色金融国际顾问委员会

12月17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文红在出席“金融支持绿色科技论坛——2022年会”时介绍了下一步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提升金融支持绿色科技发展工作的重点方向。一是建设绿色金融与可持续金融中心,积极推动已出台各项政策落实措施落地见效。二是依托科创金融试验区建设,实现科技创新和绿色创新“双轮驱动”发展。三是服务绿色科技企业投融资需求,进一步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供给。四是推进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创新,以北京绿色交易所为关键,全面升级绿色金融基础设施。五是建设国际绿色智库,推动成立北京绿色金融国际咨询委员会。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行业发展报告(2022)》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行业发展报告(2022)》。《报告》指出,2021年,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机构发展向好。一是行业运行总体稳健,业务发展积极向好。截至2021年末,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总资产和总负债分别达到45.69万亿元和42.23万亿元,同比增长均为10%。信贷资产占总资产比重由2020年53.82%提升至2021年55.01%,提升1.19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2130亿元,同比增长9.06%,不良贷款率3.63%,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达到3年来最低水平。村镇银行实现净利润109.76亿元,同比增长43.73%,不良贷款率3.47%,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二是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减费让利成效显著。在全国35个省市农信系统中,总资产规模超过1万亿元的有18个,当地贷款市场份额排名位列第一的有19个。农合机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04.18亿元,同比下降24.51%;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21%,较上年下降0.49个百分点;非利息收入1414.62亿元,同比下降19.68%。三是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社会贡献日益突出。四是治理质效有效提升,股权管理不断完善,截至2021年末,全国已改制组建农商银行1569家,占农信机构法人总数的71%。五是经营管理持续向好,企业活力有效增强。六是机构改革全面推进,创新引领转型发展。七是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建融合促进发展。最后,《报告》指出,农村中小银行机构应坚决扛起服务“三农”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历史使命,奋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之路。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中国信通院:发布《中国宽带发展白皮书(2022年)》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发布《中国宽带发展白皮书(2022年)》。白皮书从四个方面总结了过去一年中国宽带发展的成效。一是移动宽带向高速泛在演进,5G将支持更多的物联网设备以更低的功耗接入网络,5G连接将加快从手机向智能穿戴、机器设备、汽车等一般物体延伸。二是固定宽带向光联万物迈进,千兆光网将加速向家庭用户和垂直行业拓展,有望率先在工业制造、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三是算力设施向多元融合发展,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新型智能场景应用带来全球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云网融合向多云互联方向演进。四是融合设施向智能高效升级,工业互联网融合承载能力将持续提升,时间敏感网络加速发展,工业控制网络日益扁平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加速向基地园区下沉。最后,白皮书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宽带建设,构筑经济社会发展坚实底座。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 上海总部

    上海市浦东新区樱花路868号建工大唐国际A座25、20楼

  • 北京分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亿利生态广场1号楼806室

打开微信扫一扫进行分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