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价值链是管理学中的重要概念,自“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提出以来,迅速成为寻求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工具,历经近四十年仍长盛不衰。进入数字经济时代,随着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地开展,价值链不仅可以打开银行经营管理“黑匣子”,更可以提升其在生态圈中的优势地位。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推动银行产品服务模式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同时,重塑了银行价值链,让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1、解码价值链
波特说过:“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是无法理解企业的竞争优势的。”必须拆解企业活动,才能确定企业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从而确立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他提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生产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这些活动实际上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也可以称为“增值活动”,它们所产生的价值集合,就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
企业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的整个价值链产生影响。比如,民航业“廉价航空公司”经营模式的鼻祖:美国西南航空公司,通过不提供机上用餐、不提供订座、只使用标准的737班机、低利润航线等价值活动,创造了强有力的价值链,增强了其薄利多销的竞争优势。
企业内部价值活动包括主要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如下图所示。但在实际中,企业的价值链还会受到上下游企业、甚至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因此,企业价值链应当是企业内部价值活动与外部价值活动(指上下游关联企业间的互动与价值创造)的总和。
企业内部价值活动的构成

商业银行价值链
从价值链的角度去分析商业银行,它同样具备内部价值活动和外部价值活动。其内部价值活动构成如图所示。
商业银行价值链的内部价值活动

商业银行的外部价值活动,则是指以银行自身为主体,通过不断提升它在上下游或所处生态圈的优势地位,来提升自身价值甚至上下游企业或生态圈价值的活动。有些价值活动能够使银行管理者清楚地掌握行业的竞争环境和发展动态,发现自身的优劣势,帮助银行制定有效竞争战略,促进形成竞争优势。如平安银行在2020底联合合作伙伴共同发射了一颗卫星,建立了星云物联网平台。通过该平台,平安银行实现了20多个新型业务场景的落地,并支持实体经济融资发生额达3000亿元。
在当前的数字经济时代,银行价值链具有一个明显特点,即数字技术已渗透到价值活动的方方面面。在内部价值活动中,银行在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市场营销、风险管理、客户服务等方面多措并举,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实现管理运营以及产品服务的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显著提高了银行的管理和运营效率,推动了产品开发创新,实现了价值增值。在外部价值活动中,数字化浪潮下,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生态不断向外扩展,提高了银行在数字技术经营管理、运营管控、风险控制等多领域、多业务的协同性,进而促进着包括银行、第三方科技企业、实体经济在内的各生态方价值共创。
2、数字技术重塑银行价值链
数字技术对银行价值链的重塑不是局部的、具体管理场景的或具体经营环节的,而是系统的、全面的价值重塑。具体而言,体现在三方面。
提高原有价值
活动的创造效率 数字技术能有效简化金融业务流程,缩短业务处理时间,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基于庞大的客户行为数据,银行还可通过数字技术进行机器学习、客户画像、关联分析等,实现客户细分,从而根据客户群体的属性,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推送定制化服务信息,以低成本促进营销转化率提升;并进行全面的用户风险画像,精准识别潜在的高风险用户,对传统风控场景进行补充,作出风险评估和风险定价,从而有效提高风控效率,使银行的风险管理更加智能化和精细化。
创造新的价值活动
传统业务中,受限于风控、盈利、模型分析、传播率等方面的能力限制,银行服务的覆盖面有限;但通过数字技术的加持,银行可使金融服务更容易触达客户,同时也可以覆盖更广范围的客户,实现“获客”和“活客”,比如手机银行APP业务近年来成为各大银行抢抓市场的重点,其活跃用户规模由2021年一季度的5.84亿户增长到三季度的6.26亿户,并保持增长趋势。
通过大数据等技术,银行还可以从数据采集、存储、整理、分析、展示等层面挖掘数据的更多价值,帮助银行在营销、决策、风控、反欺诈等方面,以数据驱动业务、服务、经营模式的创新迭代,有效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创新业务场景。
构建以银行为关键节点的金融生态实现价值共创
数字经济时代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必须改变独立的、封闭的组织型态,以数字技术为媒,重塑自身与外部生态的关系,在客户协同、产业链协同、平台协同、生态协同的过程中,实现赋能于人、又受人赋能的价值创造,构建以银行为关键节点的金融生态,才能更好去服务实体经济。
以信息生产环节为例(如下图所示),以前银行信息生产的全过程主要在内部完成,但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这一环节进一步分工细化,特别在以数据为主要驱动的信息生产过程中,这一环节演化成了开放的、可以有不同主体参与的数据产业链。在核心风控决策环节不外包的前提下,银行在信息生产、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监测预警等环节,纳入生态各方场景数字化、数据分析等科技能力,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能很大程度提升信息生产的效率。
银行数据产业链分工细化

3、中小银行的价值链重塑之“钥”
大型商业银行具有一定的资本优势、技术优势以及人才优势,往往能够凭借自身力量推动银行产品服务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价值链的重塑和转型升级。然而,对于中小银行而言,一方面,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尖端科技的投入十分巨大,其金融生态的构建需要激活大量资源,很难独自承担;另一方面,存在技术人才短缺、组织架构规划不完善、风险防控能力滞后等问题,在这一“生死存亡”之战中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曾强调,中小金融机构要充分把握“地缘、亲缘、人缘”固有优势,善用外力、合作共赢加快数字化转型。因此,普遍认为,与第三方科技公司合作成为了中小银行实现数字化转型、重塑价链值的较优选择。
科技公司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打造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可以提升中小银行的“获客”、“活客”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降低运营成本,获得差异化经营竞争优势。中小银行借助科技公司场景数字化、数字资产化等基础能力,可以沉淀、提升自身数据资产价值,修炼、巩固自身的数据内功,实现价值链内部价值活动的增值。同时,中小银行通过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可以锻造与客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技公司、政府等的生态相关方的快速连接能力,打造价值共创体系,实现价值链外部价值活动的增值。
总 结
当前,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已进入突飞猛进的发展期,要想重塑价值链、打造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的转型,就离不开科技公司的赋能。作为一家懂金融的科技公司,聚均科技能在深刻理解金融机构需求的基础上,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有效赋能金融机构产业金融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邵平:《加速商业银行高质量数字化转型》
【2】刘春航:《金融科技与银行价值链的重塑》
【3】秦玉芳:《银行数字化重塑金融价值链》
【4】张超:《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优势研究》
【5】温雅婷、余江:《数字技术赋能,持续推进商业银行价值共创》
【6】李弘:《为什么说将来出版社竞争就是价值链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