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产业数字金融观察 | 中小银行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如何“逆袭”

2022.06.15

导读

“数字化转型是商业银行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全行上下几乎‘言必称科技’,遇到问题都会思考通过数字化来解决”、“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经营方式变革,打造创新发展的新高地。”在日前举行的多场上市银行业绩发布会上,“数字化转型”成为诸多银行高管口中的一个高频词。零售业务在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中发展已臻成熟,但对公业务对大多数银行而言则是整体业务的压舱石,其数字化转型步伐自然不能滞后,这也成为中小银行“逆袭”的关键。

1、再造数字化对公业务

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一直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支持全产业链发展是其使命所在,对公业务举足轻重。同时,中小银行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规模增长至关重要,在省级的区域市场,如果中小银行无法达到区域龙头地位,就会存在被并购的风险。根据BCG持续对中小型银行过去三年的关键发展指标监测显示,对公贡献的存款和贷款平均是零售的1.7倍和1.9倍。相较于零售,对公业务是中小银行最重要的支柱。

然而,中小银行对公业务发展面临多重挑战。中小银行的传统核心优势是数量庞大的存量企业与机构客户,以及深度经营本地市场的资源积累。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增长趋缓,内部经营上,中小银行固有优势业务见顶,负债端财政、机构存款增长乏力,利差显著收窄;资产端政信和房地产业务投放收紧,风险渐露。外部竞争上,国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县域经济,国有大行加快拓展下沉市场,中小银行面临着优质零售客户被精准“掐尖”、优质对公客户“存款难留、贷款难放”的困境。

图源网络

随着银行业步入数字化转型新阶段,“数字化”也成为业内普遍认可的对公业务转型关键词。零售金融的数字化转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演变,已成一片红海;相比之下,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实践还处在早期阶段,各家银行越来越意识到对这片蓝海的巨大价值。交易银行、开放银行、场景金融、供应链金融、产业数字金融等概念频繁出现;各大银行也纷纷针对性发力,如建设银行主推“金融+智慧政务”、工商银行关注制造业金融、招商银行构建企业数字化服务体系等。研究显示,成功实现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的银行能够实现两位数的收入增长,成本收入比下降达20%,并实现高于同行10%的净资产收益率水平。再造数字化对公业务,成为中小银行“逆袭”的必选题。

2、走过的弯路

由于自身的各项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小银行对公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走得并不顺畅。《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白皮书》显示,参与调研的银行中,超九成展开了数字化转型,其中约67%的银行集中在零售领域,对公业务领域的数字化建设进程则较为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三点。

对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定位认识模糊

一方面,数字化转型不是目的,一些银行简单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一用就灵的神药,忽略了根本:转型到底是为了获客、为了改善服务,还是为了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并不能直接解决所有问题,但是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广泛存在于中小银行内部的弊端,如公司治理不完备、客户基础不牢固、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欠缺、资产质量伴随经济周期下滑等,并不能直接通过数字化来解决。

图源网络

投入产出难以平衡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中小银行真正的问题不是缺乏相关技术能力,而是由于缺乏投入产出效应,制约了其数字化转型的速度。数字技术迭代更新非常快,要想跟上技术的脚步,往往需要大量的投入。而许多中小银行囿于地域、管理范围、机构规模、员工规模等限制,同样的投入可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反过来讲,不考虑规模效益盲目投入,导致转型半途而废的例子比比皆是。华北某城商行投入1100万元打造的信贷数字化项目,上线后只投放了2000万元贷款即搁浅。某经济发达省份一中小银行投入数千万元自建的普惠金融平台投产后,放款不足5亿元,但不良率已经接近3%,骑虎难下。

数字化转型未触及实际业务痛点

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来看,对公业务两个痛点突出:一是对客户风险评价过于依赖同业信息与财务数据,更倾向于将资金投放到传统、熟悉的行业和区域,而错过一些极具发展潜质,急需资金支持但信用尚属“白户”的新兴产业,造成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二是面对小微企业规模大、单笔交易额小的业务特征,传统风控手段边际成本较高、即时性不足,影响业务可持续性发展。这两个痛点其实正是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可以解决的问题,但中小银行往往流于表面,未能通过数字化进一步提高金融供给的充分性和均衡性。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中小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更多需要通过外部合作来推进。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选择和第三方科技公司合作,双方发挥各自所长,互利共赢,共建金融新生态。

3、赋能中小银行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

今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银行数字化转型从战略到业务再到底层基础能力三个层面的重点:首先,从战略出发,强化顶层设计,改善整体架构和机制设计;其次,积极发展产业数字金融,强化对公业务经营管理数字化内核;再次,以创新驱动数据能力、科技能力及风险防范等支撑建设,推进银行业数字化转型。

具备产业数字金融综合解决方案能力的第三方科技公司,可提供从基础能力到顶层设计的全套数字化解决方案。它们深谙新兴数字技术的应用,也能以灵活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中小银行的个性化业务需求。

第三方科技公司赋能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

制图:聚量集团

战略层面,只有在战略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在执行层面自上而下统一认知,以数字化转型重塑管理体系,才能最终实现组织变革和业务发展。第三方科技公司提供数字化转型咨询服务,帮助中小银行梳理实际业务问题,树立贴合实际的转型目标,从上至下统一全行对数字化转型认知。

业务经营层面,第三方科技公司打造产业数字金融平台,综合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构建专业化的产业数字金融解决方案,帮助中小银行在深耕本地企业客户的基础上,增加外部场景的功能应用和客群触达,实现新业务拓展的同时,满足新兴产业客户的融资需求,推动高质量信贷业务增长,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能力支撑层面,第三方科技公司采取分布式、微服务、松耦合的架构灵活部署,充分满足中小银行对自主可控及安全合规方面的要求。此外,第三方科技公司基于产业链交易特点、风险特点、银行风险偏好等要素为中小银行量身定制解决方案,挖掘、分析数据信息,提供有助于风险判断的补充性依据,实现风险数据可视化、风控模型智能化、模型部署灵活化,从而提升风控效率、降低成本。

总 结

作为产业数字金融的开创者和引领者,聚均科技基于四年的探索、验证、实践、积累,充分考虑金融机构业务、技术、风控、合规痛点,形成了有机统一、功能丰富的产品服务体系,系统性、整体性建设银行对公业务数字生态,有效赋能不同金融机构产业金融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提升银行经营服务的能力与成绩,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春:《数字化转型之对公业务新课题》
  【2】BCG:《2022,中小银行对公业务怎么干》
  【3】新浪财经:《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报告》
  【4】IBM:《数据要素视角下的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行动方略》
  【5】德勤:《中国银行业2021年发展回顾及2022年展望:踔厉奋发,共向未来》
  【6】慈玉鹏,张荣旺:《银行竞争新高地:300万亿元产业金融谋数字变革》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 上海总部

    上海市浦东新区樱花路868号建工大唐国际A座25、20楼

  • 北京分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亿利生态广场1号楼806室

打开微信扫一扫进行分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