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产业数字金融观察 | 一周要闻(2022.7.13-7.19)

2022.07.20

【 1 】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

【 2 】两部门: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支持城乡建设领域节能降碳

【 3 】发改委: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基本形成

【 4 】《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支持NFT交易平台建设、培育数据新要素、完善数据治理

【 5 】央行发布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信贷市场持续升温,银行资金聚焦重点领域

【 6 】中国信通院:联合发布《数据治理研究报告——数据要素权益配置路径(2022年)》

【 7 】西部数据交易中心在重庆正式投用,力争10年后交易规模达到1000亿元

【 8 】华为数字金融军团:四大科技能力推动金融行业数字化发展

【 9 】阿里巴巴发布数实融合趋势观察报告

【10】李礼辉:关于加快农商行数字化转型的四点建议


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

为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行为,促进互联网贷款业务健康发展,银保监会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从履行贷款管理主体责任、强化信息数据管理、完善贷款资金管理、规范合作业务管理、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商业银行贷款管理和自主风控要求。此外,《通知》结合互联网贷款行业整改的实际情况,将过渡期延长一年。

为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通知》提出,商业银行应当在统筹经营管理规划基础上,稳妥推进数字化转型,立足自身定位精准研发互联网贷款产品,增加和完善产品供给,提高贷款响应率,优化贷款流程,充分发挥互联网贷款在助力市场主体纾困、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优化消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两部门: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支持城乡建设领域节能降碳

住建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下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国城乡建设碳减排目标和路径。2030年前,我国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建立;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基本扭转;城市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增强,“城市病”问题初步解决。其中,《方案》要求,强化绿色金融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和商业自主原则下,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支持城乡建设领域节能降碳。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发改委: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基本形成

7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发布消息显示,发改委会同各地方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的通知》部署要求,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基本形成。截至目前,除西藏自治区外,其他省份均已完成作为信用信息归集枢纽的省级节点建设,与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和辖区内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联通,并机制化向金融机构提供服务。二是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加快步伐。截至6月末,全国平台与最高人民法院、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知识产权局实现系统对接,已共享10项市场主体登记信息、4项司法信息、A级纳税人名单信息、海关注册信息、海关信用等级信息、企业商标信息、企业专利信息、行政许可信息、行政处罚信息等共计21项信用信息。同时,各地正在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加快对辖区内企业纳税、水电气费、不动产、生态环保、科技研发等信息归集共享。三是深化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务实合作。推动全国平台与银行业金融机构总部联通,加快全国层面数据共享。推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与地方开展试点,选取上海、浙江、安徽、湖南、广东、重庆、大连、大庆、青岛、广州等10个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与银行联合建模。截至2022年6月末,全国通过已联通的各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累计发放贷款8.8万亿元,其中信用贷款2.1万亿元。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支持NFT交易平台建设、培育数据新要素、完善数据治理

7月1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底,上海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全国前列,增加值力争达到3万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大于60%,产业集聚度和显示度明显提高,高潜力数字新兴企业加快成长,高水平数字消费能级不断跃升,若干高价值数字产业新赛道布局基本形成,国际数字之都形成基本框架体系。规划要求,拓宽包括智能制造、数字金融、智能城市在内的数字新产业;培育数据产品与服务等数据新要素;提升软件与算法、区块链、元宇宙等数字新基建;配套打造智能穿戴产品、智能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商业新终端。并从强化统筹推进、完善赛道机制、加强技术创新、强化市场引导、创新金融支持、加快人才培养和完善数据治理八个方面入手,建立完善保障措施,为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同时,规划明确指出,支持龙头企业探索NFT(非同质化通证)交易平台建设,研究推动NFT等资产数字化、数字IP全球化流通、数字确权保护等相关业态在上海先行先试。

规划要求,拓宽包括智能制造、数字金融、智能城市在内的数字新产业;培育数据产品与服务等数据新要素;提升软件与算法、区块链、元宇宙等数字新基建;配套打造智能穿戴产品、智能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商业新终端。并从强化统筹推进、完善赛道机制、加强技术创新、强化市场引导、创新金融支持、加快人才培养和完善数据治理八个方面入手,建立完善保障措施,为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同时,规划明确指出,支持龙头企业探索NFT(非同质化通证)交易平台建设,研究推动NFT等资产数字化、数字IP全球化流通、数字确权保护等相关业态在上海先行先试。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央行发布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信贷市场持续升温,银行资金聚焦重点领域

近日,央行发布202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81万亿元,同比多增6867亿元;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68万亿元,同比多增9192亿元。消费得到修复,企业融资需求回升,政府加大对基建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多家银行信贷投放规模实现同比增长。上海证券报在调研中获悉,银行业正迅速落实金融稳增长政策措施,明确将加大信贷投放作为当前及全年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家银行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围绕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能源保供、水利基建等发力。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中国信通院:联合发布《数据治理研究报告——数据要素权益配置路径(2022年)》

7月15日,由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信息化研究所、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联合撰写的《数据治理研究报告——数据要素权益配置路径(2022年)》正式发布。在立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报告提出数据要素权益配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为使相关各方的利益在共存和相容的基础上达到合理的优化状态,需要秉持开放化、类型化以及价值化的思考方式,摒弃“套模具”的方法,使用“搭积木”的方案,围绕数据处理活动产生的互动关系,不断分步式探索,积累权益配置规则。报告建议根据个人信息、企业数据和公共数据所具有的不同属性和特点,制定差异化的权益配置方案,并分别规定在公共管理以及商业应用环境下的数据要素权益配置规则,逐步建成涵盖多维度、多层次的规范体系。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西部数据交易中心在重庆正式投用,力争10年后交易规模达到1000亿元

近日,西部数据交易中心大厅投用仪式在重庆市江北区成功举办。西部数据交易中心是重庆市探索建设西部数据资产交易场所、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西部金融中心的重大举措。据介绍,西部数据交易中心将致力于成为集聚西部大数据产业链各节点、各行业数智化协同的枢纽,按照规范、安全、可控、有效的发展原则,以打造国内领先的服务数字经济全产业链的数据交易场所为目标,力争用10年时间服务数据交易规模达到1000亿元。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华为数字金融军团:四大科技能力推动金融行业数字化发展

在近日举办的走进华为·金融券商CXO创新私享会上,华为数字金融军团副总裁饶争光表示,华为云在全球范围内服务金融客户超过300家,未来将从四个方面来支撑金融行业数字化发展,一是提供韧性可靠、弹性高效、智能运维、绿色低碳的新型ICT基础设施;二是打造敏捷智能的业务引擎,聚焦敏捷开发、精准营销、分布式核心、实时风控、自动化运营场景;三是依托鸿蒙、5G消息、直播短视频、数字人构建新型数字化渠道;四是在普惠金融、产业金融、场景金融等领域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从融合生态、多元服务、商业模式三个角度推动业务创新。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阿里巴巴发布数实融合趋势观察报告

阿里巴巴近日发布“2022数实融合趋势观察”,为业界提供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五个新趋势观察。这份报告指出,数实融合正从消费迈向生产、从餐桌走向土地;从大企业到中小微企业,从数字化转型到天生数字化;同时,数字化与低碳化开始孪生发展。报告指出,数实融合总体上呈现三个阶段:在1.0时代,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是简单相加,数字要素开始零星渗透进实体经济;2.0时代,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相融,许多领域出现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引领式发展;3.0时代,所有行业发展都受益于数字技术推动,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3.0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产品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长”在数字技术生态之上。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李礼辉:关于加快农商行数字化转型的四点建议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近日在“农商行数字化转型助力乡村振兴”闭门研讨会上指出,农商行立足农村、贴近农民、深耕农业,面临重大历史机遇。从数字化技术发展看,需要关注两个重要变化:一是可以把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由平面布局升级为立体交互,由多中介、大中介、强势中介转变为少中介、小中介、弱势中介;二是数据成为生产要素,在保护个人数据隐私、维护国家数据安全前提下,数据资源开发和利用可以创造越来越多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在这些机遇与挑战下,李礼辉对推动农商行数字化转型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希望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集中建立统一的公共数据库,建立互联共享的公共数据应用系统,形成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二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市场机制和科技规律,探索合适的金融科技创新之路,促成农信体系抱团取暖。同时,建议建成农商行互联互通的金融科技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产品共享及服务共享,提供更高效的服务。此外,可以与有实力的科技创新企业深度合作。三是利用多个参与方的数据,将散落在不同区域的数据联络起来,转换成有价值的知识,同时保护数据隐私,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此外,要强化外部合作的网络安全风险监测。防范数字化经营中的新型风险,特别是中小银行的技术外包风险以及操作风险。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 上海总部

    上海市浦东新区樱花路868号建工大唐国际A座25、20楼

  • 北京分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亿利生态广场1号楼806室

打开微信扫一扫进行分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