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产融数智前沿观察 | 一周速览(2025.9.3-9.9)

2025.09.09

一周速览

【 1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加大关键技术供给,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

【 2 】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

【 3 】腾讯发布业界首个原生3D重建世界模型

【 4 】阿里上线首款万亿参数大模型,更智能、更可靠

【 5 】月之暗面发布Kimi K2-0905,代码能力领先

【 6 】Meta推出REFRAG框架,重新定义RAG技术

【 7 】OpenAI揭示大模型幻觉根源

【 8 】沙利文等:我国AI基础设施行业向规模化、智能化和普惠化方向发展

【 9 】长江商学院孙天澍:“人工智能+”产业落地,关键在于垂直场景和业务价值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加大关键技术供给,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

9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快形成能源领域高质量数据集,强化算力支撑,持续深化机器视觉、多模态等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领域软件深度融合。

☛ 点击阅读详情

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

9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领导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落实《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下一步将做优赋能应用,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部署重点行业、重点环节、重点领域智能化转型任务;做大产业生态,加快建设高水平人工智能开源社区,打造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

☛ 点击阅读详情

腾讯发布业界首个原生3D重建世界模型

腾讯近日发布混元Voyager,这是业界首个支持原生3D重建的超长漫游世界模型。该模型首次通过空间与特征结合的方式,支持原生的3D记忆和场景重建,在虚拟现实、物理仿真等应用场景中表现出色。

☛ 点击阅读详情

阿里上线首款万亿参数大模型,更智能、更可靠

9月6日,阿里上线迄今为止最大的模型Qwen3-Max-Preview,参数量超1万亿,在通用知识、数学推理、编程等维度实现了显著增强,同时大幅减少了知识幻觉,让模型更智能、更可靠。

☛ 点击阅读详情

月之暗面发布Kimi K2-0905,代码能力领先

9月5日,月之暗面发布新模型Kimi K2-0905。在SWE-bench Verified测试中,该模型的跨语言编程能力超越了业界领先的 Claude Sonnet 4,意味着其在解决真实世界复杂工程任务、有效运用长上下文窗口等方面,展现出了接近实用级工程师助手的强大综合能力。

☛ 点击阅读详情

Meta推出REFRAG框架,重新定义RAG技术

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日前推出REFRAG框架。该技术通过压缩、感知、扩展三步流程,在保持性能无损的前提下,最高将首字生成延迟(TTFT)加速30倍,突破长上下文计算冗余瓶颈,适用于多轮对话、长文档摘要等多种长上下文应用场景。

☛ 点击阅读详情

OpenAI揭示大模型幻觉根源

OpenAI近日发表论文,将大模型幻觉定义为“模型自信地生成不真实答案的情况”。其根源在于,当前训练和评估方法鼓励模型猜测、而非承认不确定性。为此文中提出,应修改评估指标,奖励模型恰当表达不确定性的行为;幻觉并非不可避免,当模型在不确定时可以放弃回答。

☛ 点击阅读详情

沙利文等:我国AI基础设施行业向规模化、智能化和普惠化方向发展

沙利文联合头豹研究院近期发布《2025年中国AI基础设施市场报告》。报告指出,我国AI基础设施行业进入稳定发展与进步革新并存的应用期,并在技术创新与高质数据资产共同驱动下,向规模化、智能化和普惠化方向发展。未来,高通量网络技术、高性能存储能力与资源弹性调度等能力将成为中国AI基础设施进一步发展的核心突破点。

☛ 点击阅读详情

长江商学院孙天澍:“人工智能+”产业落地,关键在于垂直场景和业务价值

长江商学院科技与运营终身教授孙天澍日前表示,处在“AI下半场”开端,智能本身已经不再是稀缺资源,真正的挑战是垂直场景和业务应用,并应以业务价值作为最终衡量标准。相较于大厂,创业公司的机会在于B端的产业重构,即用智能原生思维与轻资产投入重构场景和组织,以全新方式实现跨越。

☛ 点击阅读详情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 上海总部

    上海市浦东新区樱花路868号建工大唐国际A座20楼

  • 北京分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光华路众秀大厦3903

打开微信扫一扫进行分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