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速览
【 1 】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 2 】国家数据局: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
【 3 】上海:印发《上海市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 4 】IDC:2028年中国人工智能总投资规模将突破1000亿美元
【 5 】艾瑞咨询:发布银行业数智化转型分析报告
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部署了五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建设,为先进制造业等行业、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链主企业和实施主体等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二是加强科技金融产品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技术合同、产业链交易等信息,完善科技金融特色产品。三是加强科技金融专业能力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数字化转型投入,增强企业识别和筛选能力,提升经营管理质效和风险防控水平。四是加强科技金融风控能力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将数字化风控工具嵌入科技金融业务流程,研发科技金融授信审批人工智能模型。五是加强组织保障。
国家数据局: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
4月3日,国家数据局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企业、行业等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工作,并部署了六项重点任务。一是打造应用共创模式,鼓励多主体联合开展应用创新和数据产品服务开发,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数据共享共用模式。二是构建数据资源高效流通机制,打造场景驱动的数据跨域互操作新模式,促进数据空间各方开放数据资源和产品,支撑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三是建立产业生态培育体系,提升数据提供方、使用方等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引导数据开发、数据经纪、数据托管、审计清算、合规审查等第三方服务机构接入数据空间。四是构建可持续运营发展模式。五是推进可落地易复制的技术路径。六是探索数据空间互联互通,探索数据产品和服务跨空间的动态发布与高效发现机制。
上海:印发《上海市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近日,上海市数据局就《上海市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旨在更好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充分释放公共数据要素潜能。《管理办法》提出,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遵循依法合规、公平公正、统一授权、公益优先、合理收益、安全可控的原则,依法保障授权运营各参与方的合法权益。同时,《管理办法》还对授权管理、数据基础设施、数据供给、运营管理、开发管理、安全合规、保障措施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IDC:2028年中国人工智能总投资规模将突破1000亿美元
近日,IDC发布了《全球人工智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支出指南》,指出了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三个特点。一是中国引领亚太地区人工智能市场发展,预计到2028年中国人工智能总投资规模将突破1000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5.2%;其中,生成式AI投资占比将达到30.6%。二是人工智能投入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通讯业与银行业;其中,金融机构可以利用生成式AI进行风险评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财富管理建议。三是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将聚焦于大模型竞赛、边缘AI和AI+科学,实现AIGC商业化、深化传统产业升级。
艾瑞咨询:发布银行业数智化转型分析报告
4月7日,艾瑞咨询发布报告,分析国内金融机构数智化转型进程与金融科技发展现状。银行业数智化转型呈现三点特征,一是核心业务环节的数智化转型已普遍进入规模化应用后期,数字生态建设或将成为新阶段银行科技升级的重要需求点;二是科技投入与营收表现息息相关,银行业科技投入规模将以11.85%的复合增长率稳步提升;三是未来国内银行业科技投入的增量将更多来自对前沿技术的投入,以期能够针对性解决端到端的业务场景问题。技术应用主要围绕四项技术进行,一是人工智能,包括交互服务与知识支持类AI产品和垂类大模型;二是大数据,尤其注重其在智能化、合规化方面的应用;三是云服务,其中混合云在非核心业务场景的认可度提升,“云边端”协同能力正在增强;四是区块链,将持续影响数字人民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