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产业数字金融观察 | 一周要闻(2025.1.15-1.21)

2025.01.21

本期速览

【 1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 更好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实施方案》

【 2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1+3”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 3 】上海:印发《上海市推动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 4 】中国信通院:发布《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

【 5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等: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十个趋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 更好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实施方案》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完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 更好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实施方案》,部署了七项主要任务。一是明晰企业数据流通安全规则,支持企业通过编制数据资源目录、分析流通过程安全风险、制定分类分级保护措施等方式,提升数据治理能力。二是加强公共数据流通安全管理。三是强化个人数据流通保障。四是完善数据流通安全责任界定机制,鼓励供需双方在数据流通交易合同中约定各自权责范围,清晰界定权责边界。五是加强数据流通安全技术应用,引导企业按照数据分类分级保护要求,采取不同的安全技术开展数据流通。六是丰富数据流通安全服务供给。七是防范数据滥用风险。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1+3”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实施规范(试行)》和《关于建立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这标志着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1+3”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其中,《管理办法》旨在构建全国一体化的公共数据资源登记体系,形成全国公共数据资源“一本帐”;《实施规范》旨在明确授权运营工作的决策流程、实施路径和管理要求,促进授权运营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旨在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更好发挥价格政策的引导和调节作用。下一步,将强化统筹协调,推动示范场景建设,加快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上海:印发《上海市推动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推动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部署了六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大力发展数字交付服务贸易,重点打造链接国际的工业云等行业云,加大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力度,深化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试点。二是扩大拓展数字订购贸易。三是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包括高水平网络基础设施、高性能算力基础设施、区块链和语料库等高质量数据基础设施。四是创新提升服务贸易。五是加强企业主体和区域载体建设。六是促进贸易要素便捷流动,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中国信通院:发布《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报告指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呈现三大态势。一是全球数字经济战略体系日趋完善,数字化转型应用推广与前沿创新并进,数字技术系统性优化是主要战略方向。二是数字资本成主要数字大国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全球ICT产品贸易呈现“中-美-欧”三极格局。三是数字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3万家,其中,美国企业超1万家(全球占比达34%),中国位居第二,全球占比为15%;人工智能大模型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展望未来,建议从五方面发力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从而全面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一是强化数字技术革新,支持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二是加速数字基础设施全球部署,注重数字基础设施的普及性公平性、系统性、协调性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三是促进实数深度融合,拓展经济增长空间。四是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五是加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等: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十个趋势

1月15日,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伏羲智库发布了《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十个趋势》。一是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进一步分化,头部企业通用大模型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产业和生活类智能应用(AI Agent)将出现,企业 AI 智能合约等应用成为热点。二是神经计算、量子计算等计算技术有望再度取得巨大突破。三是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开始落地。四是新质生产力加速新质生产关系变革,以数据打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快速涌现。五是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日益完善,公共数据的场内交易规模迅速扩大,企业数据的场外交易模式开始涌现;企业数据资产入表规则更加完善,入表规模高速增长。六是数据治理成为数字经济治理的核心。七是涉农数据资源价值开始得到重视。八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呈现出集群化趋势,基于数据要素的制造业集群化发展将涌现出产业互联网等产业组织新形态;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产生出产业数字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创新服务业态。九是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迎来更多机遇。十是中国引领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新模式。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 上海总部

    上海市浦东新区樱花路868号建工大唐国际A座20楼

  • 北京分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光华路众秀大厦3903

打开微信扫一扫进行分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