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产业数字金融观察 | 一周要闻(2024.1.31-2.5)

2024.02.05

本期速览

【 1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 2 】工信部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贯通”行动计划(2024-2026年)》

【 3 】金融监管总局:全力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引导金融机构聚焦主业,切实提升行业发展可持续性

【 4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个人贷款管理办法》

【 5 】北京:持续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推动中小企业融资扩面、降本、增效

【 6 】广东:发布《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

【 7 】上海:发布《关于支持浦东新区等五个重点区域打造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集聚区的若干措施》

【 8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曾刚:2024年中国银行业发展五大趋势

【 9 】IDC:发布《IDC Future Scape:2024年中国银行业十大预测》

【10】IDC:发布《中国物联网连接规模预测(2023-2027)》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1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指出,要从四个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二是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三是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四是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工信部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贯通”行动计划(2024-2026年)》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等十二部门印发《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贯通”行动计划(2024-2026年)》。《行动计划》指出,到2026年,建成自主可控的标识解析体系,在制造业及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初步实现规模应用。《行动计划》提出七项重点任务:一是贯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电力、船舶、汽车、新能源、航空航天、医药、电子、建筑等行业“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实现全产业链上下游数据互通;二是全面赋能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三是促进数字医疗整合;四是完善绿色低碳管理,打造推广“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五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六是提高城市数字化水平;七是推动产业集群升级。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金融监管总局:全力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引导金融机构聚焦主业,切实提升行业发展可持续性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指出了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一是全力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二是积极稳妥防控重点领域风险,强化信用风险管理;三是坚决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全面强化“五大监管”;四是跨前一步强化央地监管协同,加强信息交流共享和重点任务协同;五是着力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六是坚定不移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引导金融机构聚焦主业、苦练内功、降本增效,切实提升行业发展可持续性;七是精准高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八是平稳有序完成机构改革任务。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个人贷款管理办法》

2月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个人贷款管理办法》,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三个办法”修订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六个方面:一是合理拓宽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的用途及贷款对象范围,优化流动资金贷款测算要求,满足信贷市场实际需求;二是调整优化受托支付金额标准,适度延长受托支付时限要求,提升受托支付的灵活性;三是结合信贷办理线上需求,明确视频面谈、非现场调查等办理形式,适配新型融资场景;四是明确贷款期限要求,引导商业银行有效防范贷款期限错配风险,进一步优化贷款结构;五是进一步强化信贷风险管控,推动商业银行提升信贷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六是将《项目融资业务管理规定》作为专章纳入《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

☛ 点击阅读《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

☛ 点击阅读《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

☛ 点击阅读《个人贷款管理办法》

北京:持续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推动中小企业融资扩面、降本、增效

近日,北京市发布《关于北京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报告指出,2024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安排5%左右,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速7.5%左右。在区域产业和金融发展方面,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持续深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以“强链补链、集群培育、空间定点、生态完善”为发力点推进京津冀产业协作提档升级,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安全应急装备等一批跨区域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持续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推动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加速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发展“北京样板”;做大做强先进智造产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医药健康、生物制造,以及量子、类人机器人、商业航天、6G等未来产业发展。三是发挥贷款服务中心作用,完善银政企对接机制,推动中小企业融资扩面、降本、增效;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推动金融科技等应用场景加快发展。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广东:发布《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

近日,广东省发布《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指出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突出“大产业”发展、强调产业链安全稳定,巩固提升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谋划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二是突出“大平台”建设、推进园区载体和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推动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和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支持工业园区建设,推动新型制造业创新平台建设。三是突出“大项目”建设,强化开放合作,引导制造业投资和招商引资。四是突出“大企业”发展,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提升产品品牌和质量,充分发挥大型企业、链主企业的牵头引领作用。五是突出营造“大环境”,加强沟通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上海:发布《关于支持浦东新区等五个重点区域打造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集聚区的若干措施》

近日,上海市发布《关于支持浦东新区等五个重点区域打造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集聚区的若干措施》。其中,在关于浦东新区的措施中指出,到2025年,引领区服务平台交易规模突破7000亿元,引育50家标杆平台企业,建设形成“千亿平台、千万品类、千企上云、百项服务”。以张江数链(元宇宙)产业基地、世博园B片区央企总部基地、金桥5G产业生态园、陆家嘴软件园为核心,集聚培育大宗商品交易、工业品电商、数字化转型、专业服务等四类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实行十一项政策措施,即集聚高能级平台企业、培育各具特色的示范基地、实施产业数字化跃升计划、分类推进综合型服务平台示范区建设、加强服务平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优化金融服务助力平台发展、鼓励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用地需求保障、支持标准化建设、创新行业监管方式、实施“明珠计划”集聚服务平台人才。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曾刚:2024年中国银行业发展五大趋势

近日,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发表文章《银行业2024展望——银行业将聚焦“五篇大文章”产品和服务的探索》。文中指出,2024年中国银行业发展将呈现五大趋势。一是信贷增速更加平稳:尽管社融、信贷增速较2023年可能有所放缓,但资金空转行为将得到进一步控制,资金运用效率有望提升。二是存贷款利率均有下行空间:存款利率下行幅度可能会小于贷款,银行业净息差在上半年仍有小幅下降的可能。三是风险整体保持稳定。四是资本补充需求会有所上升。五是信贷结构优化加速:前期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的养老金融、科技金融领域,可能会迎来系统性的突破与发展。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IDC:发布《IDC Future Scape:2024年中国银行业十大预测》

2月1日,IDC发布《IDC Future Scape:2024年中国银行业十大预测》,指出了中国银行业的十大发展趋势。一是在生成式AI与客户忠诚度方面,预计到2026年末,30%的前100家银行将实行高度个性化的客户奖励和忠诚度计划。二是在欺诈与生成式AI方面,使用生成式AI的欺诈将会增加,因此反欺诈解决方案需要在2025年左右具有相应的识别能力。三是在智能化信用评估方面,预计到2025年初,50%的金融机构将在其贷款业务中集成企业级智能,从而使得信贷决策时间缩短50%以上。四是在实时客户情绪方面,预计到2028年中,借助于边缘端客户体验分析的能力,实时情绪分析将有效提升20%的客户参与度,为银行机构带来10%的客户忠诚度和保留率的增长。五是在实时跨境支付方面,预计到2027年,5%的跨境支付将实现实时结算。六是在可解释AI与信贷决策方面,预计到2027年中,40%的金融机构将会增加信贷部门的人员配备,以应对监管机构在信贷决策中关于遵守可解释AI原则的合规要求。七是在即时支付反欺诈方面,预计到2026年,20%的对公银行业务将引入“收款人确认”的方式来打击欺诈,这也将有助于为企业提供更为安全的B2B和B2C即时支付服务。八是在另类数据反欺诈方面,预计到2025年底,60%的银行将采用另类数据模型来补充传统的信贷审批和欺诈检测决策模型。九是在韧性运营方面,预计到2027年初,20%以上的银行将深化对运营弹性和网络安全的监管。十是在企业级流动性管理方面,预计到2026年初,将有超过25%的银行通过AI的方式来实时监控和评估银行现金及流动性风险。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IDC:发布《中国物联网连接规模预测(2023-2027)》

2月2日,IDC发布《中国物联网连接规模预测(2023-2027)》。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物联网连接量超66亿个,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约16.4%,将保持快速发展。具体而言,中国物联网连接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无线连接是主流,5G引领增长:预计未来五年无线连接将保持21.1%的增速,WiFi、低功耗等物联网连接随着技术的迭代更新,在智能家居、楼宇建筑、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持续得到广泛应用。二是制造、医疗健康、交通等行业物联网连接增长较快:预计未来五年,三个行业会分别实现31.3%、28.1%和23.1%的增长速度。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 上海总部

    上海市浦东新区樱花路868号建工大唐国际A座25、20楼

  • 北京分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亿利生态广场1号楼806室

打开微信扫一扫进行分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