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产业数字金融观察 | ESG浪潮中,中小银行如何驭势而行

2023.11.10

导读

近年来,综合考量环境、社会和企业治理的ESG理念在国内外异常火热,很多企业都把它当做“CEO工程”。ESG理念契合了我国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企业ESG信息披露也契合了资本市场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投资者和政府部门逐渐把ESG纳入决策视野。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力军,追求ESG成效不仅是在落实人民金融理念,做好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大文章,同时也是其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相较于大型银行对ESG越来越深入的探索实践,中小银行应当如何积极拥抱并践行ESG理念呢?

1、“名利双收”的ESG

ESG即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在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发布的《关怀者胜(Who Cares Wins)》报告中被正式提出。该报告由全球二十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倡导,旨在将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更好地融入到资产管理、证券服务以及调研之中。它强调公司不仅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同时也要考虑到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联与制衡。在此后不到20年的时间里,ESG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倡议和现象。

在我国银行业,原银监会在2012年就发布了《绿色信贷指引》,要求银行机构建立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并公开绿色信贷战略和政策,充分披露绿色信贷发展情况,形成了银行业“E”与“S”管理理念的雏形。2020年1月,原银保监会又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银行业机构建立健全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将ESG管理因素纳入授信决策全流程,强化ESG信息披露和与利益相关方的交流互动。这是监管层首次明确要求银行机构将ESG管理从单一风险管理延伸至自身整体经营管理行为,并强调风险管理、授信决策流程、信息披露三大实践要求,为银行机构践行ESG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作为银行业追求稳健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融合目标的重要抓手,当前ESG已成为银行治理和管理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理念也贯穿着银行业务发展的全流程。目前,国内外商业银行针对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等维度纷纷设立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例如在“E”维度下,有绿色金融或可持续金融、ESG纳入风险管理、银行自身的可持续运营等;在“S”维度下,有普惠金融或金融包容性、社区投资与服务、客户满意度、供应商管理、银行员工的权益保护与培养等;在“G”维度下,有完善内部治理与组织架构、制定ESG相关制度流程等。

2、我国银行ESG实践浪潮

混沌工程(Chaos Engineering)是测试和增强分布式系统可靠性的技术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模拟真实世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场景,提前发现并修复潜在的系统弱点,从而提高系统的韧性和恢复能力,减少系统停机时间。混沌工程工具具备自动化、可视化特点,蓝军一方根据应急预案编写混沌实验脚本,在演练过程中自动注入模拟故障、监测系统状态、清除实验影响,并在演练结束后自动生成混沌实验执行报告,以便持续改进可用性等级。

从“E”方面来看,银行绿色金融发展已驶入“快车道”,2022年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超过22万亿元、同比增长38.5%,这也是银行践行ESG的主要方向。可以看到,部分大型银行凭借自身优势,在对公绿色信贷方面已打造出多层次、立体化的绿色金融产品和综合服务体系。中小银行绿色信贷规模则普遍较小,且多以特色化绿色信贷产品或服务为切入点,加快相关领域的客户拓展和项目储备,其绿色金融仍有巨大的探索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主要上市银行绿色贷款规模、增速及比重

图片来源:张吉光等

从“S”方面来看,银行普遍着力于发展普惠金融,2022年末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超32万亿元,同比增长21.2%。目前银行普惠金融正朝着数字化转型方向发展,线上产品体系日趋完善,同时金融服务范围不断下沉,从而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小微经济、实体经济。但数字普惠金融在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之间的发展也存在一定差距。中小银行特别是农商行习惯于从传统金融行业角度开展普惠金融,再加上其科技研发、平台运营、对外拓展等方面的数字化能力不足,故仍然以线下为主、线上业务比例比较低。

从“G”方面来看,最新出台的监管政策对公司治理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这成为银行实践的重点。近几年,监管部门持续完善公司治理规制,相继出台了《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监管评估办法(试行)》等一系列规制文件,并通过股权和关联交易乱象专项整治工作,推动银行业加强内控合规体系建设,优化股权结构,全方位地规范银行各个利益相关方的权利和责任。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可以理解为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一整套关系设计安排,涉及到的相关主体更多、外延性更强、主体之间的关系也更为复杂。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测评结果,相较于大型银行,中小银行的公司治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风险控制、内部管理、业务能力、人员素质等方面仍存在差距。

3、发展ESG:中小银行的优势与路径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在践行ESG理念的过程中,银行的规模已经不是主导因素,无论是大型银行还是中小型银行,都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银行需要思考的是应该如何凭借“金融资源+科技能力”模式对外赋能、对内治理,在更多的行业、更大的社会范围内运用科技和资金能力拓展业务边界并显现价值。

实际上,在践行ESG方面,中小银行拥有大型银行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中小银行的定位是为当地小微企业、个体经营者和“三农”群体等提供金融服务,核心是提升信贷服务的可得性。其次,中小银行长期以来深耕本土,熟悉本地产业及小微企业,与当地经济、产业深度融合。尤其在服务以个体工商户为代表的小微企业时,中小银行在客户触达及服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此,中小银行可在践行ESG理念中强化优势,从而进一步提升银行高质量发展水平。

● 深耕当地产业链,精准对接客户需求

例如,绿色金融需求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是一个全新领域,不仅要提供融资,还必须对投资项目的绿色含量进行独立判断,规避客户“漂绿”、“洗绿”风险。对此,中小银行可充分发挥本土优势,根据区域产业的资金流量和产业生产周期的特点,量身定制或创新金融产品,全方位保障绿色全产业链的融资需求。又例如在普惠金融方面,由于中小银行“点多面广”,各乡镇乃至部分行政村均设有营业网点,能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为融资客户尤其是农业生产客户大幅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体验感,更好地发挥金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 利用技术武装,推动中小银行实现高质量数字化转型

六大行往年的ESG报告均不同程度地包含了对于金融科技推动下数字化转型战略及其实施进展、成效的描述,突出了金融科技为业务和管理赋能增效的作用。以数字技术作为新发展引擎,通过系统性、全面性的数字化转型,无疑更能帮助中小银行实现核心能力的提升。对于资金、技术、人才实力不足的中小银行来说,和第三方科技公司合作是普遍发展路径。例如,在科技公司赋能下,推动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和数字化转型加快融合,可以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整合数据,破解其专业性强、数据处理复杂的痛点,实现绿色识别精准化,推动绿色产品服务创新。同时,通过系统性的数字化转型,银行还可以实现流程再造,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重塑商业模式,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

总之,中小银行将ESG理念贯穿业务发展全流程,能够更好地实现银行本身业务发展目标,同时平衡监管机构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多方位需求,提升其整体竞争力,从而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总 结

ESG为银行业尤其是中小银行在技术升级、产品创新、业务增长、治理完善等领域开辟了新空间。聚均科技融合先进的全场景数字技术,助力金融机构高质量数字化转型,赋能其绿色金融业务、普惠金融业务的提质增效,系统性强化核心内功,实现金融机构践行ESG的业务价值与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丘斌:《“双碳”目标下中小银行的发展》
   【2】中证指数:《ESG投资理念、机制与实践》
   【3】腾讯金融研究院:《中小数字银行更灵活,在ESG领域走出差异化》
   【4】石小云:《中小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实践与建议》
   【5】袁吉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体系》
   【6】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我国大型商业银行2022年ESG披露与实践进展》
   【7】张吉光、陈舟楫、傅家范:《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挑战与对策》
   【8】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银行ESG实践与发展建议》
   【9】李海颜:《中国式ESG|银行ESG:绿色、普惠贷款狂飙》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 上海总部

    上海市浦东新区樱花路868号建工大唐国际A座25、20楼

  • 北京分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亿利生态广场1号楼806室

打开微信扫一扫进行分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