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产业数字金融观察 | 数字技术加持,解锁城商行服务乡村振兴的正确姿势

2023.02.03

导读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长期以来,银行业始终是我国“三农”融资的主渠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响应,紧紧围绕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明方向,提出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作为银行业的重要组成主体,同时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或可依托数字技术这一重要抓手,突破自身短板,保障金融供给,提高服务质量。

1、支持乡村振兴,金融责无旁贷

农业农村部在2019年测算,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重点任务,大约需要投资7万亿元以上。如此庞大的资金投入必然要求金融资源的重点倾斜;同时,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也催生了大量的投融资需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产生多层次金融服务场景,这给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业务增长空间。

2021年6月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中,从法律层面对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类金融机构参与乡村振兴做了要求和部署。其中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考核评估机制,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鼓励金融机构依法将更多资源配置到乡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乡村振兴迈入全面依法推进新阶段

图片来源:新华社 

《促进法》还规定,商业银行应当结合自身职能定位和业务优势,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扩大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增加对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规模,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服务。城商行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以地方法人机构为主,天然地亲近本地乡村市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有作为。

2、挑战:金融活水难润乡村沃土

近年来,城商行正充分运用网点广、人员多、自动设备覆盖广等明显优势,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如何更加精准、高效地服务乡村振兴,城商行也面临着来自农业产业链及银行自身的挑战。

一是农业的生产经营特性导致融资难度偏高。农村产业规模较小、分布零散,多数细分领域中以初创公司为主,产业链缺乏有效整合,不利于规模化融资。同时,种植养殖需要一定时间,难以根据市场行情立即调整,无法紧跟市场形势变化,其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低、风险较大,与商业资本规避风险、追求短期高额回报存在矛盾,难以获得商业贷款。

农业产业链示意图

图片来源:亿欧、申万宏源研究
制图:聚量集团 

二是农村数字化基础薄弱。乡村振兴所涉及领域宽、地域广,部分乡村地区网络通信设施落后,不仅线上化、智能化金融服务的实施难度大,更无法满足产业链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数字化所需能力。农户面临的融资困难只能依靠人力扫村走乡去逐一考察、核实、解决,成本高、效率低。

三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不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入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商业银行涉农业务下沉之困,归根结底还是农村、农民的增信问题没有解决,很难突破传统金融的业务和风控逻辑。近年来出现的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少金融交易、征信记录,且缺乏满足银行要求的抵质押物,土地权、林权等产权缺少评估、权益不明晰,金融机构难以有效触达、进而提供贷款。受限于涉农信息不对称、风险缓释机制匮乏等问题,农民不愿贷、不能贷,银行不敢贷、不会贷,乡村振兴发展的融资供需严重不平衡。

四是城商行自身能力有待提升。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的资产和负债规模普遍较小,资金实力相对较弱。同时,城商行的涉农金融基础相对薄弱,精细化管理程度不高。例如,城商行成立之初以“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和服务城市居民”为市场定位,在农村金融领域,城商行大多缺乏规范化的涉农金融业务管理机制、制度体系及管理决策流程,较难实现对风险的精准防控。

3、田野间的数字技术机遇

银行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其本质就是在合理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发展业务,使收益最大化。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从业务开展的角度来看,城商行在服务乡村振兴中面临的挑战,归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风险管理难度大,二是降低成本难度大,三是客户识别难度大。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实现数字化转型,将成为城商行服务乡村振兴的突破口。

● 降低城商行风险管理难度

数据是解决增信问题的关键。通过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城商行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经营主体在生产经营方面的详细、准确、真实的数据,对乡村经济所有的经济活动进行跟踪、溯源,了解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全流程;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城商行可以打破各地相对孤立的数据壁垒,通过对各种数据和资源的整合,降低城商行与乡村服务对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更精准的信贷决策。最终,减少对抵押物、核心企业兜底或第三方担保的要求,在传统主体信用基础上,形成“主体信用+交易信用”更完备的风险评估体系,加强对乡村经济产业链供应链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提升银行风险评估模型的准确性。

目前,不少城商行已经利用数字技术,以农村基层服务网络为载体,链接金融、气象、地理信息、农业产业上下游等要素,采集农作物相关土地信息数据,动态观测分析农作物(抵押物)面积、长势情况,解决农作物价值评估难题,提升农业风险防控能力。

● 降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成本

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些费时费力的机械工作、人工操作逐渐被技术取代,数字技术的批量化处理可以节约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在大数据的支撑下规范化、标准化开展乡村金融活动,进而实现管理的自动化,可以降低城商行的经营成本。城商行通过内部数据整合、外部数据互联等方式,能够更加高效、准确地整合农村客户零散信息,对农村客户进行精准画像,降低获客成本。通过各种模型和算法,城商行可以实现对风险的实时监测、智能分析、科学预警,全面降低风险成本。

● 实现更精准的客户管理

乡村经济活动主体小而散,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实现所有乡村金融业务的平台化、线上化、集约化、智能化运作。一方面,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场景聚合、生态聚合,分散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客户可在同一个线上平台进行操作,完成金融交易,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可以依托数据来加强对乡村金融所涉及的产业、人群特点的分析,更加精准地选择目标客户。比如城商行可以通过事先设定的条件,通过大数据海量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客户,并通过智能化系统与客户进行沟通,从而锚定优质客户。

当前,数字科技正在深入田间地头,成为城商行支持乡村经济振兴的新动能,同时也反哺着农业管理的现代化数字化发展。随着未来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升级、农业农村及城商行的数字化转型蓬勃发展,城商行将进一步实现高收益、低风险、高效率的运营管理,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总 结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作为赋能金融机构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的综合服务商,聚均科技懂金融、懂技术、懂产业链,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农业产业的精准穿透,帮助银行实现对农业产业“看得见”的管控,为农业产业链上的企业和农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有力促进全面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邵平:《加速商业银行高质量数字化转型》
   【2】重庆三峡银行课题组:《城商行支持乡村振兴应突出“四大定位”》
   【3】陆岷峰:《数字乡村金融:商业银行新场景的发力重点》
   【4】刘晓曙:《对城商行支持乡村振兴的思考》
   【5】邱晓玲:《城市商业银行“下乡”的动因及模式探索》
   【6】21世纪经济报道:《发力乡村振兴,银行的短板在哪》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 上海总部

    上海市浦东新区樱花路868号建工大唐国际A座25、20楼

  • 北京分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亿利生态广场1号楼806室

打开微信扫一扫进行分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