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国金融》|农商银行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探索

2022.12.0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当前,农信社、农商行正处于转型期和分化期,如何提升数字时代的生存发展能力,走好数字化转型发展之路,以数字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金融生产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提升金融服务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锻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开辟更大的发展空间,成为这些机构正在探索和思考的一项重要课题。

农商银行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新形势下,农商银行的对公业务面临两方面挑战。一方面,外部环境变化加剧银行发展的压力。宏观层面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行业层面竞争日益激烈,金融机构对优质资产和客户的竞争加剧、净息差两端承压,在低利率环境和减费让利政策指引下,利润空间受到压缩。另一方面,农商银行传统金融服务模式难以满足新形势新需求。社会数字化转型趋势改变对公客户行为和需求,创造众多全新商业场景与模式,对农商银行传统金融服务模式提出挑战。面对挑战,农商银行需要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借助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巩固和提升传统对公业务优势,打造新时代核心竞争力。

太原农商银行在山西省联社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围绕定位清晰、治理高效、风险可控、队伍专业四个方面,提出了打造差异化核心竞争力的三年规划,制定了2022年破局起势、2023年全面攻坚、2024年全面提升的阶段性目标,立足省会城市农商行实际,确定了以零售业务和对公业务“两翼齐飞”为发展战略,着力提升零售业务标准化水平和对公业务专业化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开展了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打破常规探索数字赋能,紧贴需求进行产品创新,通过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实现底层资产数字化、透明化、可视化,对交易标的进行实时、可信地全方位监控,因地制宜打造差异化核心竞争优势,形成有特色的数字化产业金融服务体系和生态。

农商银行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的痛点

农商银行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很多挑战,例如对数字化转型的理解参差不齐,信息化、数字化基础薄弱,数字化人才缺乏等。对于太原农商银行而言,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公业务系统搭建、改造和升级投入高、见效慢。与消费数字金融不同,对公业务服务“千链千面”,需要根据不同产业链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定制化场景和系统的搭建。当前太原农商银行资源较为集约,如果搭建、改造和升级对公业务系统的投入产出不平衡,不仅会影响系统的项目工程规划和进度,也会影响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可持续性,甚至动摇转型的决心。

二是对公业务系统停机迭代的传统方式已经不具备可行性。随着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场景精细化、服务定制化程度不断加深,银行对公业务系统的迭代更加频繁,不断创新成为常态,而传统的停机迭代方式会对银行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广度和深度产生较大影响,已不具备实际可行性。

三是传统IT服务模式无法满足农商银行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服务持续迭代、长期合作的需要。农商银行信息化水平相对薄弱,在对公业务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长期、高度定制化和持续迭代的金融科技服务。传统的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的合作关系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科技公司为金融机构的信息化、数字化提供纯技术服务,例如新软件开发与技术支持、系统备份和灾难恢复等;另一种是科技公司为金融机构提供客户触达或“助贷”服务,这两种合作关系本质上没有提升金融机构的风控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有较高的外包风险。

太原农商银行的产业数字金融实践

2022年以来,太原农商银行以打造差异化核心竞争力为目标,聚焦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痛点,与上海聚均科技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价值共创的合作关系。通过搭建数字化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完善创新服务保障体系等措施探索出了一条高效、低成本、系统与时迭代的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之路,实现了对公业务专业服务能力的跃迁。

一是搭建数字化的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太原农商银行与聚均科技合作,克服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的种种困难,创新采用了“硬件+软件+服务”的产业数字金融云原生信创一体机本地化部署方式,完成了满足全省多法人使用的“晋享e链”产业数字金融平台的基础建设工作。通过搭建数字化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实现了业务场景化、资产数字化、风控智能化和经营服务生态化。首先,积极对接煤炭、钢铁为代表的核心企业网络平台,主营物流的多式联运平台、仓储平台等,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实时、批量、精准、安全地获取数据,并将数据进行系统管理分析,做到业务场景化和资产数字化。然后,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实现线上标准化操作和动态数字化风控,实现风控智能化;运用数字技术实现线上要素采集、真实性核查、业务办理、数据交互等操作,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业务标准化程度;对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动态监测,交叉验证,辅助税务、征信和工商等权威数据进行校验,形成完善的数字化风控体系和有效的动态贷后管控机制。最后,广泛对接煤炭、钢铁等产业企业,制定“链信通”“池信通”管理办法,逐步完善相应的产品体系,支持信贷转型,打破产品界限,拓展金融服务边界,逐步构建产业数字金融生态。

二是完善创新服务保障体系。太原农商银行成立产业数字金融业务敏捷小组和供应链金融中心。敏捷小组成员包括信贷管理部、公司金融事业部、风险管理与资产保全部、法律合规部和支行的业务骨干,形成敏捷机动,高效沟通的机制,作为对内完善制度、产品、系统等方面的中后台支撑。供应链金融中心隶属公司金融事业部,专营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业务,直接对接筛选目标产业链、核心企业、目标客户,作为面向市场的第一梯队,前台、中台、后台快速联动,推进产业数字金融创新服务。与此同时,太原农商银行聘请业内专家强化信贷人员培训,持续提高信贷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养,逐步打造成一支熟悉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专业技能和数字化风险防范意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产业数字金融模式在业务中迅捷应用奠定人才基础。

太原农商银行推动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的探索

截至2022年9月底,太原农商银行为13户供应链核心企业及70户链属企业授信42.37亿元,用信金额达12.63亿元。在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但是产业数字金融实践任重而道远,为了更大程度地发挥产业数字金融的积极作用,更好地推动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太原农商银行将积极践行以下举措。

一是在更多产业场景探索数字化信贷和数字化风控体系。太原农商银行将在建立和完善交易数据信息采集、管理、分享、利用机制的基础上,在更多产业场景扩展交易信用信息维度及关键指标,逐步探索建立数字化信贷评级授信模型,实现原有主体信用评价体系的有效补充,建立囊括“主体信用+交易信用”的更完备风控体系。

二是打造符合产业数字金融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太原农商银行将重点引进和培养能够精准把握场景需求、掌握数据量化分析,能够通过场景数据分析风险点设计数字风控逻辑、完成风控建模的专业人才及复合型人才;在此基础上,加强业务、技术、合规等部门的融合联动,建立柔性敏捷的产业数字金融小组,做好内部协同、客户协同、生态协同,为产业数字金融的落地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三是做好先行先试排头兵,打造更多样板工程。早在2022年4月,太原农商银行已经成为全省数字供应链金融落地试点行。下一步,太原农商银行将在业务落地和探索实践中,进一步挖掘产业数字金融的价值和潜力,在信贷政策、制度建设、流程设计、风控模型等方面形成更多样板工程。

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太原农商银行将继续构建对公场景、快速做大流量、嵌入金融业务,布局金融服务生态圈,谱写以数字化转型深化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 上海总部

    上海市浦东新区樱花路868号建工大唐国际A座25、20楼

  • 北京分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亿利生态广场1号楼806室

打开微信扫一扫进行分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