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产业数字金融观察 | 一周要闻(2022.11.16-11.22)

2022.11.22

本期速览

【 1 】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稿)》

【 2 】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

【 3 】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开展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

【 4 】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 5 】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

【 6 】银保监会:发布2022年三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

【 7 】人民银行副行长、外管局局长潘功胜:推动企业底层资产数字化、产业链条透明化

【 8 】北京: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适度超前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 9 】广东:深圳数据交易所挂牌成立

【 10 】中国信通院:发布《5G应用创新发展白皮书》


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稿)》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会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单位)研究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政务诚信建设、商务诚信建设、社会诚信建设、司法公信建设、信用信息管理、征信业发展与监管、褒扬诚信与惩戒失信等方面的内容。在“商务诚信建设”中规定,金融领域主管部门应当加大对金融欺诈、披露虚假信息等违法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在“征信业发展与监管”中指出,国家设立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发展提供信用信息服务,并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运营。从事放贷及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机构应向其提供并共享信用信息。专家认为,《征求意见稿》的推进与实施旨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国家动员和引导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推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完善征信体系,规范信用信息处理,加强信用监管,健全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制度机制,推进诚信文化建设。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

11月18日,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印发《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总体方案》指出,通过5年左右时间,将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打造成为科创金融合作示范区、产品业务创新集聚区、改革政策先行先试区、金融生态建设样板区、产城深度融合领先区。重点措施共六条:一是健全科创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二是推动科创金融产品创新;三是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四是推进科技赋能金融,优化金融科技生态,深化金融科技开发和应用,重点支持试验区内金融机构与科创企业、征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符合科创企业特征的信用评分、内部信用评级和风险防控模型,加强金融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五是夯实科创金融基础;六是扎实推进金融风险防控,提升金融监管科技水平,组织持牌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参加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测试,建立包容审慎的金融监管科技实践模式,强化科创金融风险联防联控。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开展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

近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确定在浙江省湖州市、山东省济南市、广东省深圳市等10个地区首批开展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双化协同)综合试点。通知指出,要加快推动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数字技术赋能行业绿色化转型,发挥行业绿色化转型对数字产业的带动作用,形成数字化绿色化良性循环,带动新的技术进步、引领新的发展方式,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1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扎实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坚决支持稳住经济大盘:一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二是持续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落实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和其他专项再贷款投放,截至9月末,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合计已发放超900亿元,设立额度2000亿元以上的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4.6%和30.8%。三是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四是把握好内外平衡。五是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促进金融风险持续收敛。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

11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一是数字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数字产业创新能力加快提升。关键数字技术中,人工智能、物联网、量子信息领域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首位。持续扩大数字经济产业中长期贷款投放,截至2022年6月末,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8万亿元。三是产业数字化转型提档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55.7%、75.1%;截至2022年7月底,“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3100个,形成一系列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全国具备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个,重点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7900万台套,服务工业企业超过160万家,助力制造业降本增效。服务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全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连续9年居于世界首位。农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2021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农机应用北斗终端超过60万台套。四是公共服务数字化深入推进。五是网络安全保障和数字经济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六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行稳致远。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护、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等八项工作安排。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银保监会:发布2022年三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2022年三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总的来看,2022年三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373.9万亿元,同比增长10.2%。银行业持续加强金融服务: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58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9万亿元,同比增速24.1%。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总体稳定,利润保持增长,风险抵补能力增强,流动性水平保持稳健。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人民银行副行长、外管局局长潘功胜:推动企业底层资产数字化、产业链条透明化

1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出席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成方金融科技论坛暨全球金融科技大会并致辞。潘功胜指出,下一阶段金融科技工作的重点有四个:一是加快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工作;二是健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充分运用移动物联网、智能终端等现代信息技术拓展金融服务渠道、扩大服务半径、降低边际成本,推动网络化、智能化金融业务与生产生活场景深度融合,打造产品丰富、交互智能、流程高效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三是运用金融科技增强银行的小微信贷能力,将企业诚信经营、纳税信用、专利价值等数据转化为信贷动能,纾解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企业底层资产数字化、产业链条透明化,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提质降本;四是全面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北京: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适度超前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11月16日,北京市委常委会听取了《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立法工作情况汇报。会议认为,要以《条例》出台实施为契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统筹规划布局数字基础设施,适度超前推进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构筑领先的技术能力支撑体系。大力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办好市大数据中心,推进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建设。深入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抓紧高端芯片、基本算法等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广东:深圳数据交易所挂牌成立

近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指导、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深圳数据交易所揭牌成立,同时启动首批线上数据交易。该交易所将瞄准国家级数据交易所建设目标,打破以场外磋商、场内交易为主的传统数据交易模式,建立起全流程线上交易的新型交易模式,形成覆盖数据交易全链条的服务能力,构建数据要素跨域、跨境流通的全国性交易平台,探索适应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示范路径和交易样板。截至目前,深圳数据交易所完成登记备案交易415笔,交易金额超11亿元,覆盖金融科技、数字营销、公共服务等53类应用场景,其中跨境交易14笔,交易金额1115万元。深圳供电局联合深圳数据交易所推出首款上架公开交易的电力数据产品“电力看征信”,率先在全国开创了电力数据合规交易新模式,助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未来,深圳数据交易所计划用两到三年时间,推动交易规模超100亿元,设立100家以上合规工作站,培育、引入50家以上数据服务企业,对经济增加值贡献超过50亿元。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中国信通院:发布《5G应用创新发展白皮书》

11月16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5G应用产业方阵(5GAIA)、IMT-2020(5G)推进组在2022年中国5G发展大会上发布《5G应用创新发展白皮书》。《白皮书》研究显示,2022年5G应用广度明显提升,其中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信息消费、公共安全、智慧园区、文化旅游领域的参赛项目数量位居前六位。我国5G应用在部分行业已经开始复制推广,今年已实现“商业落地”和“解决方案可复制”的项目数量占比超过56%,今年有近4000个项目实现“解决方案可复制”,相比去年增长了113%。工信部负责人表示,将坚持“适度超前,建用互促”的原则,着力提升城市地区5G覆盖深度,不断拓展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覆盖广度;提升面向行业的5G网络服务能力,持续推进5G的商用部署和规模化应用。目前,5G应用已覆盖国民经济40个大类,并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领域逐步推广。

☛ 点击阅读相关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 上海总部

    上海市浦东新区樱花路868号建工大唐国际A座25、20楼

  • 北京分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亿利生态广场1号楼806室

打开微信扫一扫进行分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