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速览
【 1 】国务院:围绕技术、数据、资本等要素,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 2 】北京:稳妥推动数据资产开发利用
【 3 】英伟达推出新型GPU,专攻长上下文推理
【 4 】OpenAI发布GPT-5-Codex,可独立连续工作超7小时
【 5 】香港科技大学联合MiniMax提出WebExplorer,突破小模型训练方法
【 6 】IDC:2029年中国大数据市场将超730亿美元
【 7 】中国信通院:算力规模每增长1%,平均可带动GDP提升0.426‰
【 8 】蚂蚁开源:大模型开源生态蓬勃发展
【 9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鼓励开放数据资源与计算资源
国务院:围绕技术、数据、资本等要素,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部署在北京、重庆、粤港澳等10个地区,从技术、数据、资本等重点要素方面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专家表示,这有助于提升要素配置效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北京:稳妥推动数据资产开发利用
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近日联合印发《北京市数据资产管理试点工作方案》,要求聚焦价值评估、授权运营、交易流通、收益分配及风险防控等环节,稳妥推动数据资产开发利用,促进数据资产高质量供给,逐步释放数据经济价值。
英伟达推出新型GPU,专攻长上下文推理
9月10日,英伟达推出专为长上下文推理设计的新型专用GPU“NVIDIA Rubin CPX”。Rubin CPX算力可达30PFLOPS,能够为AI推理任务、尤其是长上下文处理(超过100万个token)提供远超现有系统的性能和收益,预计2026年底上市。
OpenAI发布GPT-5-Codex,可独立连续工作超7小时
9月16日,OpenAI发布GPT-5-Codex。该模型专门针对智能体编程任务优化,可自主连续工作超7小时,既能在短时间的交互式会话中快速响应,也能独立完成冗长复杂的任务,其代码审查(code review)能力可以在代码上线前主动发现关键漏洞。
香港科技大学联合MiniMax提出WebExplorer,突破小模型训练方法
香港科技大学与MiniMax团队日前开源WebExplorer,该方法在Agent任务中,以远小于大模型的参数量实现性能超越,证明小模型可通过强化学习策略优化与任务适配,在特定场景下替代大模型;同时表明,模型规模并非决定性因素,高质量训练数据才是关键。
IDC:2029年中国大数据市场将超730亿美元
9月10日,IDC发布2025年V2版本《全球大数据支出指南》,指出2029年中国大数据IT支出规模预计为730.2亿美元,全球占比约10%,增速位居全球第一。未来五年,软件与信息服务、金融等行业将成为对大数据技术市场支出规模最大的行业。
中国信通院:算力规模每增长1%,平均可带动GDP提升0.426‰
9月10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在2025年开放数据中心大会上发布《算力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报告表示,算力经济具备显著溢出效应与广泛的经济社会影响力,算力规模每增长1%,平均可带动GDP提升0.426‰。建议构建多部门、多行业交叉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算力对工业、交通、能源、金融等行业的赋能价值。
蚂蚁开源:大模型开源生态蓬勃发展
9月13日,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蚂蚁开源发布《全球大模型开源开发生态全景与趋势报告》2.0版。报告指出,大模型开源生态正处于高速迭代阶段;强化学习成为增强大模型逻辑推理和复杂问题求解能力的核心手段;在MoE等新型架构的支持下,参数规模日益庞大,有效提升了模型在任务上的表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鼓励开放数据资源与计算资源
9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发表演讲表示,从代码开源(Open Source)变为资源开放(Open Resource)是AI时代的革命性变化,开放数据和计算资源是推动AI往前走的必要环节。开源并不代表计算不再重要,而是意味着个体不必重复投入巨大资源;构建高质量模型依然需要庞大的资源支持。